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大周曆800年三月八日,龍威侯發出命令:奉梁王殿下鈞令,本侯和護國大師將於四月八出發前往梁州王都。為保侯國安寧,特命令如下:
命令本侯世子紀龍川監國,在本侯出行期間,負責侯國內軍政大事,駐雙龍城。
命令本侯次子紀龍海為征南大將軍,負責南方三府防務,尤其要防備蠻族入侵。
命令三子紀龍山為前鋒大將軍,率本部人馬率先北上,為本侯北上前導。本侯將率親衛為中軍,儘快出發到王都。
命令大師府下屬各府為後隊,保護大師安全北上。
各部需依令而行,不得各行其是,違令者死罪。
大師府,眾人靜坐無語,靈武讀完了龍威侯的命令,生氣地將命令扔在桌上,半天不說話。
林雲輕聲勸道:“大師不必生氣。後隊就後隊吧,前隊也未必就是好事。好在侯爺應該很快動身,趙府主安然無恙,大師不必擔心了。”
“我不是氣前後的問題,三少主無端揣測也就算了,沒想到真還有人相信啊!”
“是啊,明明大師要求作前鋒,結果給弄成了後隊,若說不是故意我真的還不相信。大師最好還是派人給趙大人送個信,請他注意安全保存實力才是。”林智也有些生氣地說。
“算了,靈武。後隊也好,也好有些回旋的空間,世事難料呢”二舅張如峰倒是沒什麼:“我倒覺得在後麵還好些,至少我們還可以拖一些時間再表明立場。”
“好了,我們不說這個了。侯爺命令已下,自是無法更改,多說也無用。我們還是議議出發的細節吧。江陵府人口太少,韋將軍費儘心力,還是靠上次俘虜興山領三萬隊伍,貴陵帶去的二萬,加上征召了一些,總共有八萬來人可用。貴陵府在南征中沒有受到影響,各領這次也特彆支持召兵,呂安竟召集十萬人,加上前些年帶到江陵的人馬,也算是十來萬了。最後就是嘉川領我一直帶著的三萬來人,我們全部的力量就隻有這二十一萬。要說戰鬥力,嘉川的最強,江陵的次一些。貴陵府的也有一些戰鬥力很強的,但總體可能還是要差一點,畢竟一半都是最近才征召的,沒有受到專門的訓練。”
“大師,我們雖然人數不多,但我參與了訓練,戰鬥力我還是清楚的。我們這些軍隊,絕對比得上其他軍隊四五十萬。特彆是嘉川的軍隊,那不是其他府的士兵能相提並論的。”林智接過話,很有信心地說。
“嗯,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全部都一齊北上,貴陵府還是要留一些力量。上次黃將軍的提醒很重要,西涼侯一旦有所行動,紀龍海那點本事恐怕是靠不住的。我們得留下可靠的人堅守桐關,不能大意了。另外就是嘉川必須得有可靠的人坐鎮,此地不能有失,老夫願意留守嘉川,替大師籌辦糧草後勤,協調各方。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唉呀!有老總管居中調度,當然是最合適不過了,靈武求之不得呢!如此就拜托林老總管了。那就得請林智管家與我同行了,好多事情還得有你籌劃才行。”
“大師客氣了。這是小的本份應該的事情,能在大師跟前效力是林智的榮信。父親上了年紀,身體也不是很好,能留下少奔波,也是我這當兒子的願望。”
“貴陵府留守之人不好考慮啊!呂安倒是合適人選,但他堅決要求要北上,我也不好強求他。諸位可有合適的人選?”
“這倒不難,黃將軍和韋將軍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久經沙場,任何一位都可擔當。”林雲笑嗬嗬地建議。
“大師,不是我黃青山推托,此事還是韋將軍最合適。他跟隨張大師多年,熟悉南方情況,在侯府和大師府中威信都很高。如果有事,與二少主和侯府的人也好協調。我希望追隨大師北上,馳騁疆場,也好立點戰功,以報大師恩遇。請大師成全。”其實黃青山也是有苦衷的,自己本就是南陵的府主,跟隨靈武時間不長。現在突然接管一府之地,而大師府又傾巢北上,難保不受人猜疑。
二林都是人精,當然明白個中意思,同時說話:“黃將軍說的有理,大師就成全他忠心可嘉吧。”
“黃將軍言重了,我當然希望黃將軍能與我同行。北方如果戰事爆發,將會無比慘烈,有黃將軍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相隨,勝算要多不少啊!多謝了!關於兵力布署方麵,我有一點想法,大家看看如何?上次韋將軍和林老總管在江陵的一仗,以及南征給我一些想法,那就是兵在精不在多。我們現在整個家底就二十萬,還要分成幾處,尤其是貴陵府壓力不小。不可能大量兵力北上,我們可不可以挑選精兵,人不要多,隻要經過長期訓練的就行。這樣可以留下更多士兵,這些兵可以再加強訓練,同時也能夠減少很多的後勤保障人員,減少對生產帶來的影響。”
大家又征對靈武的想法展開了認真的研究,最後得到了一致意見。決定挑選將絕大部分戰士頂峰水平的士兵都挑選出來,組成北上軍隊。留守人員分為三個方麵,張如峰負責在雙龍城組織大師府日常事務並統籌後方安全和保障,林雲負責以嘉川為核心,並統領江陵府日常事務。韋青鬆帶領留守主力部隊駐紮貴陵府防備南方意外情況。
三月九日,大師府明令:任命張如峰為大師府總管。任命林雲為江陵府總管,任命韋青鬆為貴陵府總管。任命呂安和黃青山為大將軍,任命何健為侍衛總管。命令呂安在貴陵,黃青山在江陵,何健在嘉川挑選精銳士兵組建部隊,一個月之內到嘉川領報到。
北上和留守的準備工作隨著這一紙命令緊鑼密鼓地展開了,這些事情很繁雜,好在二林經驗豐富。張大師在時,就是他二人長期統籌這些事情,過去動員兵力比這次多的多了。這次靈武出去兵力並不多,二林自是弄的井井有條,不勞靈武操心。
黃青山還沒有到江陵府,韋青鬆就已經替他挑選好了精銳戰士,全是按照要求嚴格篩選的,一共二萬人。韋青鬆也沒有停留在江陵,帶上人馬就奔嘉川而來。他和黃青山在半路相遇,就一起返回嘉川,隻用了二十多天時間。
呂安牽掛趙武安全,心急如焚,早早就召集全部的隊伍。聽到靈武隻要精銳的命令,馬上就重新進行了挑選,也用不了幾天的時間。韋將軍不沒有到貴陵府交接,呂安也不敢離開,他就命令何健帶著挑選出來的三萬精銳部隊提前出發。
嘉川是靈武經營好幾年的大本營,人馬都是現存的,根本不勞挑選,留下了少量人馬,可以帶走的有三萬來人。
三月底,靈武到嘉川領對北上部隊進行了重新改編、命名、授旗。江陵二萬部隊名為大師近衛軍江陵師,由黃青山任都統大將軍。貴陵三萬部隊名為大師近衛軍貴陵師,由呂安任都統大將軍。嘉川三萬部隊名為大師親衛軍,各統領由大師親自指揮,其中抽出五千精銳組成大師貼身衛隊,由何健任侍衛總統領。
總共八萬的隊伍,作為護衛來說是非常強大的了,但如果是應對侯國之間的戰爭,就顯得少的可憐。為些大師府內很有爭議,好多人都覺得人是不是太少了。為此,靈武專門單獨聽取的何健的意見。
何健很鄭重地說:“主人,前些年奴隸起事的事情大師你是親見過的,人多有什麼用?戰力差,反應慢,還不如少點。我們現在這八萬人,我都訓練過,我還是了解情況的。不敢說有好不得了,至少有三萬人不弱於武士。最差的也在戰士頂峰,與一般的戰士對陣,一個頂三個絕對沒有問題。行軍速度肯定超過一般隊伍的三倍,整體戰力保守點說不弱於三十萬的一般隊伍吧。特彆是我帶的這五千侍衛,可以說個個都能以一當十。主人,我一直記著嶽山大人臨終的話,他當時若是能多一些時間,訓練出更多的武士,有這樣一隻隊伍,肯定結局不會是那樣的。這也是我這些年來拚命訓練人馬的原因,其他不敢說,大人教的靈武刀法這些人絕對是練的滾瓜爛熟的。特彆是嘉川這些人,大部分人本身就達到戰士頂峰,加上這一訓練,好多人在力量和速度上並不弱於武士。主人你儘管放心。這些人我是了解的,大人給了他們土地家屬,沒有大人你,就沒有我們今天。大家都對你感恩戴德,願意為大人你出生入死。”
靈武聽到何健這樣說,高興地道:“有你這一席話,我就放心了。我這次北上主要是協助侯爺,加上會和父親彙合,有這隻隊伍應該足夠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