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此為防盜章送殯的隊伍從揚州來到蘇州,林霽扶棺返鄉。靈棚架設在蘇州老宅的旁門,沿街兩側一排掛著白漫漫一片的紗布。鼓樂和青衣按時響起,來憑吊的有幾百的人,陸陸續續的隊伍,轎子都停在遠處。林家宗親在前列,部分姻親和相識的好友在後,而賈璉就在其中。
林霽帶著林黛玉,戴孝披麻,跪在一旁燒紙錢,來憑吊的人時不時打量這個年輕的探花郎。
來來往往的人潮,煙霧繚繞的靈堂,林霽感悟頗深。林黛玉身子弱,雖則她很想堅持,卻跪不了多久,林霽隔一會兒就趕她去歇息,還讓程靈素給她準備了許多藥膳,隻期能讓她好好度過這些時日。
林霽自己一直跪在靈前給賈敏燒紙錢,他對賈敏沒什麼深情厚誼,卻感念她對自己的一番心意,也出於對父親和林黛玉的感情,死者為大,他且跪一跪也無妨。
喪禮並不隆重,等該來的人都來了,拜祭過後,便扶靈趕赴廣濟寺。林家宗祠在後山,現將遺體放在廣濟寺,停靈三日,再送至後山下葬。
在無嗔大師的示意下,主持領著寺裡的眾僧在外恭候著,設下香壇,佛事寶蓋,安靈於偏殿。
林霽仍舊帶著林黛玉守靈。
賈敏生前也曾跟貼身的嬤嬤商議過,對於她的身後事,也有了相當妥當的安排。她的所有的嫁妝都清點清楚,大部分留給了黛玉,還分出一部分給了林霽。儘管兩人談不上深交,也無什麼情誼,可就憑這個,林霽還是願意以一個兒子的身份,給她做好最後一件事。
賈璉可不管這麼多,常年浸淫在酒色當中的身子不堪重負,他也不耐煩這些煙火繚繞,直接回了偏殿休憩。
隆重的葬禮之後,靈牌會放入林家宗祠,受林家後人香火供奉。賈敏的死給林黛玉的打擊極大,林霽要守孝,暫無要事,於是帶著林黛玉在蘇州住了下來。而林如海自己獨自回到揚州,清朝官員喪妻僅有三個月假期,當然,按舊例他要給賈敏守上一年。揚州鹽業事物繁瑣,近來又頻發□□,他不得已,要回府邸坐鎮,處理公務。
賈璉也沒有停留,在這裡都是林家的好友,蘇州可謂是他們的地盤,他在這裡很是憋屈。作為外甥,嫡親的姑母去世,他不可能明目張膽去花樓,每日隻能在家裡充大爺,沒兩日他便煩了。而姑蘇美人多,看著美人卻不能動手,對賈璉來說也是一種折磨。等林如海出發回揚州,他第二日也跟林霽告彆,啟程回京。
蘇州的林家大宅占地頗廣,林氏一族大約都住在這一片,林如海上次來時捐贈的祭田已經投入使用,今年,族裡新開了一個童學館,專門招收附近的學生。一則林氏一族人丁稀薄,二則為造福鄉裡,博個好名聲。
林霽回來的這段時間,館長還特意來向他討要了許多當年他進學時的書籍筆記,以期給孩子們作為模版,學習運用。
而林黛玉在母親去世後便一直悶悶不樂,總算是擺脫了讀書的重任的林霽,看她這個樣子,心裡一直不斷地想著辦法,想哄她開心。
五月榴花似火,似乎隻一夜的功夫,所有的石榴花便都開,遠遠看去,如朵朵紅雲。清晨的露水尚未散去,林霽就已經帶上了林黛玉來到遠郊的如意莊散心,美其名曰給她長見識。
這個如意莊是他在認祖歸宗之後,林如海送給他的。林霽交到林南手裡便沒再管它,林南是打理莊子的好手,林霽也曾給過他一本關於園林建設的書籍讓他進修,於是在林南的打理下,這個如意莊已有三分蘇南莊子的規模。
林霽帶著林黛玉來到的時候,所有的仆婦都在門口迎接,下了馬車的林黛玉帶著帷帽,步行在鵝卵石鋪成的石路上,感覺自己的繡花鞋底都擋不住那凹凸不平的觸覺。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