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同一個醫院,但是不同的科室都有自主權,要是科主任沒有接受幫扶的心思,楊平也不好強行介入。
像方主任這種正式確定幫扶關係的,願意接受幫扶,楊平自然會全力以赴,幫助他們提高技術。
吃完飯,史主任自己開車回家,方主任、宋子墨和徐誌良一起跟著楊平去ICU看病人,這麼大手術,楊平多看兩眼比較放心。
值班醫生術後的抽血檢查結果已經出來,輕度的貧血術前就有,現在沒有明顯加重,說明術中出血很少。
穀丙穀草轉氨酶、膽紅素比較高,這也是術前就存在的,胰腺癌導致膽道係統受阻,引起血液中膽紅素升高,腫瘤侵犯肝臟,導致轉氨酶升高。
術後膽道梗阻已經解除,所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膽紅素已經比較術前有下級,而轉氨酶目前還差不多,因為即使已經做病肝切除,轉氨酶的恢複不會這麼快,需要剩餘的肝臟完全適應後才能恢複正常。
肝臟是再生能力很強的器官,切除一部分後,剩餘的部分通過再生能夠長到跟正常一般大小,恢複正常功能。
這就是肝移植為什麼能夠進行活體移植的原因,供者隻需切走一部分肝給受者,供肝者靠剩餘的部分肝生存,受者靠捐贈的一部分肝生存,這兩部分肝通過再生能力可以繼續長大,很可能長大正常大小。
腎臟也可以進行活體移植,因為人有兩個腎,而隻需一個腎就可以生存。
心臟不能活體移植,因為切除心臟後,人體不能存活,所以隻能由死者捐獻。
胃切除一部分後,剩餘的部分可以慢慢擴張,變成原來的大小。
聶順娥的腎功能沒有什麼異常,單獨一個腎的功能良好,總的來說,手術設計的幾個器官功能還是穩定,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波動。
生命體征也正常,血氧飽和度什麼的都非常好。
“楊教授,晚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值班醫生非常尊敬楊平。
楊平親自聽診心肺,摸摸橈動脈的波動和肢體的溫度,觀察尿袋引流出的尿液的量和顏色,交代值班醫生如果有事直接打他電話。
醫生的電話24小時開機,隨時接聽電話是醫生的基本功。
這個病人的術後觀察非常複雜,除了觀察這些器官的功能狀態,還要動態觀測血壓和血紅蛋白濃度,腹腔內吻合這麼多血管,下腔靜脈做過人工血管移植,隻要一個血管開裂就會引起大出血,這種內出血很容易致命。
“備血備了多少?”楊平問道,每一個細節不能夠漏過。
值班醫生想了想:“還是術前備好的那些血,這個病人備了挺多的,六個單位的懸浮紅細胞,還有1200毫升的血漿。”
嗯,楊平聽到這個數字,心裡放心很多,萬一出現腹腔大出血,需要緊急輸血為搶救手術贏得時間。
這些血都是術前備好的,術中沒有用,現在轉為術後的備血,輸血科有時候因為術中沒用會撤銷備血,所以楊平還是確認一下比較好。
“楊教授您的病人,輸血科肯定老老實實,我們平時要點血求爺爺告奶奶的。”值班醫生一臉的羨慕。
因為這個病人的術前備血,輸血科居然主動打電話來說會保留幾天,平時輸血科哪有這麼主動。其實輸血科也是兩頭受氣的部門,血庫資源比較緊張的時候,這個科室要血,那個科室要血,他們也不能變出血,隻能就著現有的資源掰著用。
楊平掃了一眼病房,值班醫生說:“人工肝、床旁透析機、ECMO全都備好的,放心!我們主任親自交代的。”
關鍵時候就靠這些高科技設備保命,現代醫學的很多精華救命設備就在ICU,這些設備平時在普通病房根本見不到。
看完病人,楊平、宋子墨、徐誌良和方主任在ICU坐了一會,主要還是坐下來冷靜再思考一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晚上十一點多,小蘇和蘇太太還沒睡,小蘇在書房看書,蘇太太在客廳和蘇教授通電話。
蘇教授不久後要去參加歐洲的脊柱外科年會,諸如北美、歐洲的學術年會一般規模很大,相當於世界性的學術會議,世界各地的脊柱外科醫生都會去參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國醫生在這些國際性的學術會議上露臉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比如蘇教授擊敗日本,成為亞太骨科學術協會的主席,標誌著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加強。
楊平回來,小蘇也結束看書,她除了看一些專業書,現在也開始看各種育兒的書籍,提前係統學習一些理論知識。
蘇太太已經給楊平準備一些宵夜,因為白天做手術辛苦,楊平的食量還蠻大的,蘇太太總是擔心女婿吃不飽,所以額外加餐,蘇太太的廚藝非常了得,各種南方係的菜式小吃都做得非常精致。
對這個女婿,蘇教授和蘇太太是疼愛有加,完全當兒子一樣看待。
所以之前跨國公司針對楊平的新器械進行無情地攻擊,惹怒了一向文質彬彬的蘇教授,蘇教授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迅速組織反擊,幫助銳行公司擊敗跨國公司。
當時的反擊可謂規模宏大,幾乎整個中國的醫院下架跨國公司的器械,這是何等的威力。
楊平對正在打電話的嶽母點頭微笑,然後開始吃宵夜,小蘇陪在一旁。
“小楊剛剛下班,放心,我跟著呢,會注意身體的,有宵夜的,是熱的,是新鮮的,今天做的手術是普外科的,八個器官的腫瘤體外切除+自體移植,聽說又是世界首例,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你跟小楊聊吧。”
蘇太太跟蘇教授聊著,然後把手機交給楊平:“你爸呢,你跟他聊聊。”
大家都是外科醫生,話題自然很多,楊平跟蘇教授聊了很久,而且蘇教授平時跟楊平就像朋友一樣溝通,讓楊平感覺非常舒服。
蘇教授要去歐洲參加脊柱年會,這次楊平是不去的,他現在沒有時間去參加這些會議,科研課題正是關鍵時刻。
本來楊平想跟奧古斯特打個招呼,會議期間在那邊照顧好自己的嶽父,但是想想還是算了,這樣反而不好,顯得多此一舉。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