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實驗,也就是思思的再次實驗正式開始,大家圍在床旁,凝神聚氣,不敢發出絲毫的聲音,生怕影響實驗的進行。
思思躺在病床上,一雙眼睛不停地溜轉,整個病房,除了機器的運轉的聲音,就是醫生和護士的呼吸聲,器械碰撞發出的聲音。
護士將K病毒製劑的無菌密封外包裝袋打開,交到楊平的手裡,已經進行這麼多次實驗,大家已經形成一種默契。
楊平將它連接上留置針的管道,緩緩地推動注射器,將病毒慢慢地注入思思手臂的靜脈血管,大家都提心吊膽,因為上一次實驗中思思在高燒中突然出現心臟驟停,大家經過驚險的搶救才救回思思,後麵思思的心臟一直很虛弱,依靠ECMO才能維持生命。如果這次再來一次險象環生的搶救,思思估計很難扛過去。
在大家心裡,這次實驗尤為重要,行與不行就看今天這次,挺過去就是通途,挺不過這關恐怕就是凶多吉少。
病毒注射完之後,思思暫時沒有任何反應,大家揪緊的心現在不敢放鬆,因為每次實驗的反應都不會當時出現,有時候幾個小時後,有時候甚至第二天,第三天才出現,從病毒的注入到反應出現有一個間隔期。
楊平一直留在ICU病房裡觀察思思的變化,以她現在的情況,要能扛過去,就算效果不佳也還可以繼續實驗,後麵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一旦抗不過,恐怕思思就此畫上句號。
整個一晚,楊平的其他醫生護士一直處於擔心中,為了能夠及時處理突發的意外,楊平決定晚上通宵,他就坐在思思的床旁,準備守護她一晚上。
思思在鎮靜劑的作用下處於睡眠狀態,監護儀屏幕上的各種數字時不時變化一下,但是都在正常的範圍內,偶爾幾下機器報警,也是一過性的,在臨界線附近波動一番。
一直到天亮,思思沒有出現高燒,隻是38度左右的發熱,這種發熱無需特殊處理,隻要觀察就可以。
前幾次實驗每次到晚上就開始高燒,42度的體溫燒得天昏地暗死去活來,現在居然一晚上徘徊在38度附近。
楊平還以為護士測體溫有什麼問題,自己親自測了幾次,又用手摸摸思思的額頭,確實沒有高燒。
抽血檢查各項指標也沒有發現有什麼明顯的波動,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增高,那是病毒進入體內的正常免疫反應,這次思思對新的K病毒的反應居然如此之輕,看來K病毒現在的確已經十分安全。
大家懸著的心稍微放下來一些,又將抽血的標本送到南都醫大病毒學實驗室進行電鏡下觀察。現在電鏡采集分析圖片的軟件模型已經十分成熟,它快速的采集照片,海量的照片進入電腦,識圖軟件開始運轉,對每一張圖片進行識彆。
一套全自動化無需人工乾預的觀察流程高速運轉,所有科研員都坐在電腦麵前等到圖片識彆最後的結論,以前大家也使用一些軟件來輔助科研,那隻是小打小鬨,跟現在這種係統化的輔助軟件完全不能比。
剛剛開發的出來識圖模型很差勁,現在經過多次的修改後,已經變得穩定、高效、精準。半個小時左右,電腦閱圖的結果出來了,這次圖片裡的腫瘤細胞9.48%被病毒感染,這些被感染的腫瘤細胞大約30.25%被強行啟動凋亡程序而死亡。
粗略的算下來,這次實驗中,大約有3%的腫瘤細胞被K病毒殺死,而且正常細胞沒有發現被K病毒感染和殺死的。
3%,這個數字可能看起來不大,但是對於這次實驗,這個數據顯示實驗非常成功。
“成功了!”
張誌偉教授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大家愣了一下,然後立即反應過來。
“成功了!!!”
大家跟著喊起來,隨即,這些研究員,不是資深的,還是年輕的,每一個人歡呼起來。
它們激動得在實驗室開始狂歡,有人相互擁抱,有人跳舞,有人在地上打滾,這些日子沒日沒夜的研究,終於做出了成績。
百分之三的腫瘤細胞被殺死,這已經是非常耀眼的數據,何況以後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這幾乎可以宣布這個治療方法臨床實驗取得巨大成功。
三博醫院腫瘤實驗室的陸小路帶著一幫研究生也駐紮在南都醫大,兩邊的研究生混合在一起,儘情地狂歡。
真正的學者最大欲望就是取得學術突破,現在這就是突破,雖然這個課題張誌偉教授的團隊隻是半路上車,但是就算半路上車也是重要參與者,也是做出了重要貢獻。
就像一個研究所參與登月計劃,承擔了一部分工作任務,登月成功後,這個單位的研究員自然高興。
它們高興的不僅是自己參與這次的研究,而且高興醫學上取得的巨大突破。在腫瘤治療領域,自從靶向治療和細胞治療之後,很久沒有出現令人興奮的新的治療方法。
張誌偉和陸小路兩人擁抱在一起,激動得說出不話。
不僅僅張誌偉教授和陸小路高興,所有研究生也高興,他們讀研究生的時候參與這麼重大的科研,以後這是他們研究履曆上光輝的一頁。
而且在這次的參與過程中,他們學到了一些世界頂尖的科研思維和方法,這等於他們在學生時期就獲得了頂級思維和方法,對他們以後的學術之路影響非常重大。
這邊的思思全程沒有高燒,隻是兩天的中低熱,沒有使用任何退燒處理,兩天後自行恢複正常,各項指標除了白細胞和淋巴細胞計數增加,其它都沒有明顯出現變化。
一塊石頭落地,楊平對這個實驗更加有信心,這是他脫離係統的幫助完成的實驗,看來係統給他的磨練已經形成一種能力,包括在科研中對科研方向的把握。
以前有係統的幫助,楊平可能這種潛力沒有釋放,現在脫離了係統的幫助,他的潛力被釋放出來。或許是在係統空間長時間大量的不厭其煩的研究,形成了這種超出常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