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的身體恢複很好,經過評估後,楊平覺得可以使用沒有閹割的病毒進行實驗,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他決定一試。
如果總是原地踏步,不感冒風險,很難取得一些突破,在做好充分評估與準備的情況下冒險是可行的。
即使不成功,就當作一次嚴重的感冒,楊平積極準備繼續的實驗。
南都醫大的實驗室開始對K病毒進行新一輪的各種測試,新的K病毒經過多種反複檢驗,被認為沒有脫離源病毒的基本特性,使用可以複製的病毒進行實驗的安全性能夠得到保證。
三博醫院這邊的腫瘤實驗室通過一係列的檢查也得出結論,K病毒目前大部分感染腫瘤細胞,少部分感染正常細胞,但是從幾次實驗的觀察來看,它隻會引起腫瘤細胞的凋亡,不會引起正常細胞的凋亡。它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低於它的源病毒——腺病毒對人體細胞的影響。
K病毒使用的載體源病毒是一種腺病毒——但是不普通的腺病毒,而是經過重組的腺病毒。重組腺病毒,這種存在複製缺陷的腺病毒載體係統,在基因治療、基礎生命科學研究等領域被廣泛應用。
重組腺病毒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優點:感染範圍廣,幾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細胞係、原代細胞和部分組織;感染效率高達100%,全麵超越其他病毒載體工具和脂質體轉染;對外源基因容載能力大,容載能力可以高達8Kb;不整合基因組;滴度高,操作方便。因此,重組腺病毒一直被認為最具有潛力的基因遞送工具。
當然,楊平借用它不是為了讓它遞送基因,而是讓它遞送K因子,在使用它之前,楊平對它進行了進一步的改良。然後將K因子植入到它的蛋白質結構裡,組成一個蛋白質複合體。
目前常用的腺病毒載體是基於人腺病毒5型,其基因組是36Kb長的線性雙鏈DNA,這種腺病毒是通過自身的纖維和細胞表麵的受體(如CAR)結合被內吞進入細胞,然後從內吞體(endosome)轉移到細胞質和細胞核內,借助細胞的轉錄和翻譯機器啟動病毒的複製組裝,一個完整的病毒生活周期會引發細胞死亡從而釋放出病毒粒子。
普通的腺病毒也不是什麼善茬,這種病毒一旦感染,容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係等部位的疾病,如咽炎、肺炎、結膜炎等等,引起發熱、咳嗽咳痰、咽部紅腫充血、腹瀉、嘔吐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引起呼吸困難窒息死亡。
但是重組腺病毒與普通腺病毒完全不一樣,它們之間的區彆類似於狗與狼,重組腺病毒已經完全被科研員馴服,它不僅被敲掉了複製基因,而且還在掌握它的基因與特性的基礎上,將它的一些致病性基因也敲掉了,所以,經過重組後的這種病毒已經沒有很強的致病性,但是保留了一些其它對實驗有用的特性,比如:感染範圍廣,感染效率高,而且經過楊平的改造,它對分化不全的腫瘤細胞感染非常高,對正常細胞的感染率反而不及普通病毒。
所以經過楊平精心重組後的腺病毒潛力非常大,它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創新,不僅僅可以用在K病毒療法中,以後很多針對腫瘤的治療中都可以用到,它等於在治療的腫瘤的武器庫裡增添了一種高能量高精準度的武器。
儘管如此,楊平也不敢掉以輕心,他還是把這些病毒的基因進行了細致的複檢,確認他們的基因組沒有問題。
這種重組後的特殊腺病毒,比起原來的普通腺病毒,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
原來的普通腺病毒,具備較強的傳染性,因為它在56℃的環境下能夠存活30分鐘,在100℃的環境下也能夠存活兩分鐘,這給它的傳染性提供了條件。
而經過楊平團隊重組後的腺病毒,它在乾燥的環境下存活不超過一分鐘,平均存活時間是短短的二十多秒。即使在濕潤的環境中,56℃的溫度存活時間也不超過一分鐘。所以這種病毒極為脆弱,它不具備在離體的環境中存活,它隻能存在人體內部,而且人體免疫係統對它保持了足夠的殺傷力,這讓它對人體的威脅遠遠低於普通的腺病毒。
所以所以無論從哪方麵來看,這種重組後的腺病毒是非常安全的,所以楊平的冒險不是隨便亂來,他有足夠的把握才會做這事。
——
南都醫大病毒學實驗室培養出來的k病毒已經完成封裝,一樣采用冷鏈運輸送到三博醫院,楊平把這些病毒注射到思思的體內。
明顯活病毒比閹割的病毒對人體的影響要大很多,在病毒注入的第3天,思思又引起了高燒,不過這次的體溫沒有那麼誇張,隻是39度,對於已經經曆過多次42度高燒考驗的思思,他完全可以扛住39度的高燒。
這次發熱持續的時間比以前更長,但是幸運的是,它一直在39.0度上下波動,最高的時候也沒有突破40度,最低的時候大約是38.5度。它的熱型呈波浪形,這很符合K病毒在體內與免疫係統鬥爭的情形,因為現在的K病毒跟之前的k病毒完全不同。之前的k病毒是敲掉複製基因,它是一種閹割病毒,在免疫係統的攻擊下,它的數量隻會不斷地減少,所以高燒一旦過了巔峰,後麵隻能一直走下坡路。
現在的k病毒它具備複製能力,當人體的免疫係統殺死一部分病毒之後,它又會通過複製恢複病毒數量,這樣病毒與人體免疫係統呈現拉鋸戰,這種拉鋸戰在熱型的表現上就是呈現波浪形。
通過穿刺送檢的腫瘤活體組織標本果然符合楊平的推測,跟前幾次試驗明顯不同,這次實驗病毒感染腫瘤細胞的比率非常大,從穿刺取得腫瘤細胞標本觀察,居然超過10%的腫瘤細胞被感染,而且這個比率隨著病毒的複製還在上升,幾個不同部位穿刺取出的標本帶有極大的均衡性。
顱內的腫瘤鑒於它的危險性,無法進行穿刺取標本,但是從其它部位的腫瘤組織標本感染比率來推測,顱內腫瘤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幾乎差不多,因為經過修改後的這種病毒,它能夠穿透血腦屏障。
就是這個結果讓楊平十分興奮,說明K病毒經過人體免疫係統的打擊後,一部分成功到達腫瘤細胞,到達目的地之後,K病毒開始利用腫瘤的營養進行複製。
沒想到一次謹慎地冒險,收獲這麼大,看來四平八穩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創新必須要有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