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楊平總是記著韓主任當初對他說的話。
三博醫院隻有他一個人厲害不算什麼,要培養出一個強大的團隊,形成優良的傳統,構建完善穩定的人才培養製度,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李澤會,可以讓心臟外科步入世界一流,雖然楊平自己的心臟外科技術也是超一流,但是他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他不可能去承擔作用專科的發展任務,培養各個專科的新人需要一定時間,醫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以十年為跨度,甚至更久的時間,即使他親自來培養,也需要幾年時間。
現在研究所和三博醫院是分開的,研究所屬於醫學科學院,三博醫院屬於臨床醫學院,目前隻是兩個單位位置在一起,工作上依然和以前一樣,但是在行政管理上已經分開。
所以關於李澤會的事情,楊平需要與夏院長商量。
李澤會來三博醫院這是好事,但是他能不能適應國內環境,畢竟文化差異這麼大,飲食差異等適應相對容易克服,但是文化差異很難克服,雖然李澤會以前經常被父母帶回國探親,但是那隻是極少的度假時間,他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如果隻是對於楊平個人的認可,這種感情是不可靠不牢固的,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一切障礙性的瑣事衝淡。
不過也不要緊,他能夠留多久就留多久,留多久都能夠給三博醫院帶來貢獻。
當楊平將這個消息夏院長的時候,夏院長提激動的:“讓他來,讓他來呀,什麼待遇儘管提,他一來,我們心臟外科立馬組科,過段時間等夏書能夠能夠過去,中青年人才梯隊就建立了,你以前不是也在擔心心臟外科一直沒有合適人選,很多個人選你都不滿意,李澤會你跟我說過,完成知道這人,世界頂尖心臟外科專家。”
夏院長這麼爽快這是楊平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夏院長是愛才之人,他也想儘快將三博醫院發展起來,如果什麼事情都靠楊平,楊平的負擔太重,每一個科室如果有一個滿意的科主任,再有一兩個得力的年輕人,這個可是基本上算是穩住陣腳。
所謂世界一流,其實就是人才世界一流,這些房子建築算個屁,屁都不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醫院不在建築的華美,有世界一流的醫生就行。
“能來嗎?”夏院長不免擔心起來,剛剛的興奮勁又被壓製了不少。
要是李澤會是國內讀大學然後出國深造,這種回來的可能性很大,一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裔,連中文說得都不利索,他能適應國內的環境嗎?
楊平也有同樣的擔心:“這是他特意找到我親口跟我說的,我也在琢磨這事,究竟他能不能來,能來多久,我是這麼想的,反正三博醫院的大門隨時朝世界一流人才敞開,人才去留自由,不管他來多久,都都是一片心意,能夠為我們做一些貢獻,能留多久我們都不強求,不奢望。”
夏院長手裡摸著杯子,還是一個搪瓷杯,他就喜歡用搪瓷杯泡茶,紫砂杯他也有,但是不經常用。
“我也這麼認為,那就隨時歡迎他來,他一來,我們就開創心臟外科。”夏院長雷厲風行。
目前,三博醫院的骨科很強,不管是大骨科的譚博雲還是運動醫學中心的高遠,那都是一把好手,高遠是最能乾的,現在已經可以說不如國際一流,不管是技術、科研還是病源的廣度。
其它科室目前還差那麼點意思,尤其是心臟外科,一直以來沒有獨立成軍,隻有一個龐雜的胸外科,作為世界一流醫院,心臟外科必須有,而且必須強,心臟與腦,才是外科的巔峰,其次才是肝膽胰、脊柱,再次是其它。這不是有意建立外科鄙視鏈,而是事實。
夏書趁楊平有空找到楊平,主動說聽說李澤會來三博醫院,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這樣心臟外科可以早日成立,如果李澤會真的來,他願意全心全力做他的助手,一起創建心臟外科。
“你怎麼知道李澤會要來?”楊平挺驚訝的,院內暫時消息是保密的,宋子墨和徐誌良不是隨意泄密的人。
夏書說:“我也是聽科裡的傳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楊平點點頭,確認傳言是真的。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後心臟外科的負責人是夏書,但是他工作經驗尚不足,所以需要曆練一段時間,現在李澤會來三博醫院,心臟外科的負責人肯定是李澤會。
不是所有人都心胸廣闊,其實大多數人心胸是狹窄的,很多醫院,包括一些頂級大醫院,彆說一個醫院,一個科室就那麼點人也每天明爭暗鬥互相看不慣,副主任看不慣主任,主任看不慣副主任,這一組看不慣那一組,整天內耗不是什麼怪事,病例討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意見高明,彆人的意見不值一提,對方又覺得他的意見漏洞百出等等,有些時候已經不是學術競爭,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內耗,反正有點相互瞧不上。
楊平不確定夏書是不是也會這麼狹隘,本來還想找他聊一聊,沒想到他自己找上來,很明顯他的表情很開心,是真的開心。
看來夏書的心胸很寬廣,是一個可塑之才,能夠成大事,楊平當時就這麼想,如果心胸狹窄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即使嘴上說得再好,難免表情上會有一些不愉快。
以前夏院長想更換脊柱外科主任的時候,秦主任還不是當場臉色就變得十分難看,後來還搞了一通騷操作,最後自己灰溜溜的從主任位置退下來。
現在夏書這麼年輕,居然有這麼胸懷,實屬難得,這更加堅定了楊平將夏書培養出來的決心。
有了李澤會挑大梁,夏書輔助,三博醫院的心臟外科擠入世界一流不是什麼難事。
神經外科比起心臟外科讓楊平省心很多,因為徐誌良喜歡神經外科,等到一定的時機,徐誌良將被派往神經外科做主任,至於宋子墨,他什麼外科都有興趣,但是最喜歡急救手術,比起徐誌良的穩重,他的風格更加淩厲。
普外科的方主任現在肝膽胰方麵進步非常快,他和高遠一樣,是屬於那種非常愛學習,一心一意鑽研的技術的人,所以以後在楊平的幫助下,將肝膽胰外科帶入世界一流完全有可能。
脊柱外科有金博士文中,外科係統這幾個科室能夠樹立起來,其它科室很容易跟進,夏院長經過一番改革之後,新上任的主任都是年輕有為的博士,所以隻要四個最關鍵的外科建立起來,其它科室再慢慢跟進。
內科係統的建立比起外科相對要容易一些,所以,三博醫院可以在短時間內更上幾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