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迎春歎了一遍探春,卻對王熙鳳所言薛寶琴之事不解,忙問道,“好好的婚約,定了這麼些年,怎麼就難了呢”
王熙鳳道,“你也說了,薛家二房上京來一年有餘了,梅家還沒個動靜。隻怕惦記著退婚呢,隻是礙著咱們府上,且薛家對他們有恩,這才不敢說,隻一味拖著,橫豎他家是男子,也不怕耽誤幾年。”
迎春思及楚昀,雖說耽誤了幾年,但依舊能說個不錯的婚事,但是女子蹉跎就難了,例如賈政的門生通判傅試之妹傅秋芳,亦是瓊閨秀玉、才貌俱全的人物,連寶玉都雖自未親睹,亦因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恐薄了對方。如此人物,若是傅試好生說個門當戶對的人家,也是一樁美談。奈何那傅試安心仗著妹妹要與豪門貴族結姻,不肯輕意許人,耽誤到二十來歲,也尚未許人。從前那些豪門貴族是嫌他家窮酸,根基淺薄,不肯求配,如今耽誤到這般年歲,更是難以說親了。那傅試與賈家親密,賈家都知道他家的事,都道不知這傅家小姐日後如何,隻怕再好,也是給人做繼室了。繼室哪裡是好做的,無論是邢夫人、尤氏,誰日子過得好了。
迎春歎道,“琴妹妹那樣的人物,誰知婚事上竟然如此。”
王熙鳳道,“現在議親,有幾個是正經相看對方為人如何的,多的都是相親對方的爹呢”
迎春聞言噗嗤一笑,道,“這話說得刻薄了,哪裡又不看人呢,若是不看人,那府裡的尤姐,東房就不是孫家,是柳家了。”
王熙鳳知道,她說的是柳湘蓮精窮,卻也沒有因寧國府的權貴富裕應承尤姐這門親,笑道,“這話也不對,若不是寧國府行事如此,連累了她,隻怕柳湘蓮也應了。那孫家若不是看中寧國府,又哪裡會不仔細打聽就求娶她。你珠大嫂子從前還常說我該和平兒換過來呢,你以為為什麼當奶奶的是我”
王熙鳳又道,“罷了,旁的不說,那梅家,你回去也提醒一下你公公婆婆和楚大爺,竟是遠著些罷。”
迎春亦道,“便是嫂子不說,我也這般說的。當年那梅翰林家沒發跡之前,受了薛家二老爺的接濟才能上京考學,當年慕薛家富貴定了親,如今卻又嫌薛家門第不高,如此忘恩負義,看起來竟是那賈雨村一般的人物,哪裡能親近。”
王熙鳳看了她一眼,這話倒是有趣,那賈雨村於忘恩負義一道兒上比之梅翰林更是猶有過之。把他們放在一處,不可謂不精妙。
王熙鳳道,“也不全是這一件事,他們家現在在平安州,又和平安州節度使好。那邊日後隻怕要有事。”皺了皺眉,算了算日子,又問道,“我得早點把丫頭和四丫頭的婚事定了,不然隻怕麻煩。”
迎春不解,忙問道,“平安州怎麼了我倒沒聽我們老爺說有什麼不妥。妹妹也就罷了,合該議親了,四妹妹還不到時候罷。”
平安州節度使和榮寧二府極好,一直有所往來。這些年賈赦隻顧吃酒取樂,不如何管家裡的事,賈璉又有官場上的差使,倒是沒有閒暇功夫總去。雖來往依舊沒斷,到底不如前世那般。王熙鳳見賈璉好端端的突然從戶部調到了鴻臚寺,又見柳湘蓮從軍被分去了平安州,心中暗忖,隻怕平安州節度使已有動作,且皇帝多半已心中有數,著手布置下來,前世平安州節度使便沒有成事,何況這一世。至於探春,如今海戰未起,自是不好說是因著再過一年南安郡王戰敗,竟然讓探春去和親。便是把探春嫁了去,若是看中惜春又如何是好南安太妃不過是要找一個人應付交差罷,長了幾歲小了幾歲又哪裡能逃得過。
這是沒有苗頭的事兒,王熙鳳哪裡能直說,隻半吐半露道,“你也知道,咱們家和平安州節度使素來走得勤,這一兩年才沒那麼著,原咱們家和他們好的時候,頗問了一些咱們家軍中的事。你說說,咱們家正經不從軍一兩代了,隻不過一些故舊情分,沒得問這個做什麼。何況他們家一州節度使,本就是封疆大吏,手握重兵的,哪裡看的起咱們家這些舊關係,我瞧著不大對勁。且你哥哥還在戶部的時候回來抱怨,說是平安州那頭總報什麼天災雪患,要戶部出錢貼補。之前我生哥兒,家裡的賬本子你們姐妹在看,平安州的官員送過來的東西隻有更好的,沒有比往年差的,哪裡像是日子不好過的樣子,便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沒有一年好似一年的。這樣對不上,少不了有緣故。至於你妹妹們,我瞧著老爺們行事越發不像樣了,你也知道那孫家上門的事,什麼東西,你老爺當初還好意思,說什麼,039若是二姑娘沒定了人家,這家倒是比楚家大爺強。039當時沒少埋怨我和你二哥哥給你定了親。現下也就是尤姐嫁過去鬨了起來,不然還得和你二哥哥抱怨呢。我瞧著還是早些定下的好,省得他腦子不清醒,又要發昏話。”
迎春聽聞平安州諸事,先是麵上一白,聽完又歎道,“這些事兒我竟不知。”
王熙鳳道,“你才出門子,之前是姑娘家,哪裡能把這些事說給你聽,又不是什麼好事兒。”
迎春道,“我們老爺在大理寺,竟沒聽說過平安州這些事。我回去卻得和夫君提上一提,大家警醒一些才好。若有法子,我們大爺外放出去,打點一二,竟是避開那頭罷。妹妹們的事兒,卻沒有我能插手的餘地,我回去回了太太,看看楚家故舊有沒有合適的人家罷。”
王熙鳳道,“你有此心,比旁人好上百倍去。倒也不用過於憂心,橫豎你已是彆人家的姑娘了,牽扯不到你去。”
迎春應了,又住了兩日,方才回楚家去,將平安州一事兒同楊太太等人說起,楚家眾人皆是一驚,又對其刮目相看。
楊太太同楚大人回了正房,不由讚道,“我原是喜歡昀兒媳婦的性子,做姑娘時便是個溫柔的,又和嬋兒好,又能幫襯她嫂子打理家務,生的也好。日後必不是一個攪家精。昀哥兒從前的名聲,能說到這樣的媳婦已是極好了。不料還有這樣一番見識,妻閒夫少禍,合該昀兒有福。”
楚延本因榮國府乃是外戚,爺們兒出息的少,一味兒隻惦記著能靠裙帶高升不大願意結這門親,隻是楚昀被耽誤了,說不到名門世家清流小姐,老妻又十分堅持,這才同意上門求娶,如今倒也算意外之喜,隻是少不得道,“他家也是有意思,男人不成,姑娘們倒是個個眼明心亮看得清。既姑娘教養得好,怎麼兒子卻教不好。他家的男丁要有女孩兒一半的好,也不至於如此高不成低不就的。”
楊太太道,“他家如此情狀,怪道他家那個寶玉隻說閨閣女兒好。他家小一輩的茂哥兒蘭哥兒倒是還像個樣子,也不算辱沒門風。罷了罷了,橫豎不是我們家的孩子,倒是平安州此事老爺怎麼看原我們說,把昀哥兒分去辛苦些的地方曆練兩年,也好有所政績,能往上升一升。當初想著平安州也不算遠,榮國府又與平安州節度使好,隻怕還能照拂一二。連榮國府都覺得他們那邊不好了,隻怕是真不好了。”
楚延沉吟片刻,道,“罷了,我活動一二,叫他去江南一帶吧。原是念著如今甄大妃去了,聖上遲早要對甄家動手,甄家和賈家又是老親,他們兩口子去了那頭少不得和甄家有所牽扯,倒不是什麼好事。隻是如今看來,這平安州也不太平。那幾個邊境一些的州府,近年來對外戰事也大大小小。昀哥兒是個古板性子,差了幾分靈活,不見得能做好。江南那邊咱們家好歹經營多年,昀兒媳婦家祖地也在金陵。那邊富庶,為官倒是安逸了些,卻不容易做出成績來,也不是很曆練人,但如今形勢,還是穩妥為上。”
楊太太本就不大舍得兒子受苦,如今見丈夫鬆了口,亦是歡喜非常。
楚家上下打點了一番,最終定下楚昀外放至江州做知縣。迎春忙叫人去信給了榮國府,又打點了行囊,同楚昀一道兒南下。
迎春如今一切都好,王熙鳳也放下心來,隻一心一意操心探春、惜春。
這日卻值薛姨媽遞了帖子尋她來,一進來便是抹眼淚,隻把王熙鳳唬了一跳,忙問道,“姑媽這是怎麼了誰給姑媽氣受了不成”
王熙鳳心中暗算,薛寶釵何許人也,嫁了出去亦是過的不錯,薛家如今犯愁的無非就一個夏金桂,隻是這一世薛蟠沒有官司在身,又沒被賈雨村弄成個死人,薛家大麵兒上不差,夏金桂得罪不起寶釵,並不敢狠鬨,哪裡就能惹得薛姨媽如此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