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太後道,“那個孩子倒也罷了,隻是元妃皇帝如何打算”
皇帝冷笑一聲,道,“朕不會和自己的孩子過不去,如今不過是出了個娘娘,家中未出嫁的女兒被太後青眼兩分,便猖狂得不像樣子。朕倒想看看,這賈家出了皇子皇女,又能是什麼樣子。”
太後蹙了蹙眉,道,“隻怕日後連累了皇兒。”
皇帝道,“皇家的孩子不愁婚配,母族敗不敗落又如何若是不顯還好些,否則不知鬨出多少事兒來。總有些沒腦子的以為能做皇家的主。”
太後一歎,知皇帝是吃了不少甄太妃和甄家的苦頭方才有此言語。
太上皇從前病重,老了又心軟,竟是有意忽略不去想奪嫡之爭的慘烈,便盼著兒孫子嗣能和睦。可這連臣子家裡都少有能成的美事兒,更遑論是皇家。
新帝親母早逝,母家亦是不顯,太上皇便將他和幼妹懷嘉公主交給了繼後,即太後撫養長大,在太上皇跟前,這位不顯眼的兒子素來比旁的皇子孝順,又從不掐尖要強。功課不錯,卻並不拉幫結派,更極少和臣子勾結,兄弟之間亦是相處不錯。太上皇從前並不覺得自己日後無法理政,也不喜太過有家底的皇子日後逼自己真的享福,這才選中了新帝,為的也是新帝沒有什麼依靠,隻能孝順太上皇。新帝上位之後也確乎是這麼做的,先是大封了一批太上皇愛臣家的女兒,r如元春、吳貴妃等都是一躍高位。兄弟之間也極為厚道,朝中之事事事問過太上皇,令太上皇十分舒心。
太上皇被新帝捧得心中舒坦,隻道自己打算周到,便對那等於自己退位讓賢給新帝不滿而各種動作的皇子們愈發不喜歡起來,如甄家和九皇子便是如此。太上皇雖十分寵信甄家,又對甄太妃十分用心,卻從未想過讓九皇子繼位。甄家起家於甄家老太太是太上皇的乳母,說白了甄家是太上皇施恩方才起來了,便是太上皇也知道甄家人的能力有限,並非什麼世家望族。甄家這些年在江南如何作威作福,太上皇並非不知,隻是甄家老太太尚且還在,甄太妃又是極得他喜歡的,九皇子亦受寵,手心手背都是肉,太上皇不舍得下手罷了,但也不能任由甄家如此做大下去。
新帝上任之後,對甄家動手一事說來也是太上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削了幾樣實權,官位體麵並無大傷,太上皇亦是首肯了,隻是後來甄太妃忽得不好了,太上皇和甄太妃感情深厚,本就有病在身,如今一時受不住,病也重了起來,開始昏昏沉沉。
新帝給了甄太妃喪事上十分的體麵,甄太妃薨時,乃是“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製。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朝中誥命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在大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地名曰孝慈縣。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之功,如今請靈至此,還要停放數日,方入地宮,總有一月光景。”
按照規矩,便是太後、皇後薨了也是不得這樣的禮遇的,便是太後薨了,從前也不過是官民齋宿凡二十七日,皇後則是官民服縞素十三日除,甄太妃的喪儀已是遠遠過了該得的,僅比皇帝薨了滴上幾分。當時亦是朝野上下震動,不少禦史上言,到底被皇帝以孝之名一一擋了回去。
甄太妃之薨逝有蹊蹺,乃是太後和新帝的打算,新帝受了不少跋扈飛揚的九皇弟的氣,宮鬥本就是殺人不見血的,太後又哪裡沒受過甄太妃的氣。太上皇傷感於甄太妃逝去,又心中認定新帝仁厚做不得主,見新帝給甄太妃禮遇過甚,倒是沒往新帝有意為之上想。太上皇本就是因著病重方才退位,心中難過之下少不得又重了幾分。朝野上下因甄太妃喪禮過高議論紛紛,又要入朝隨祭,隻暗暗感歎甄家果然權傾朝野。唯有少數幾家眼明心亮的看出,新帝這是要對甄家下手了。甄家人雖難過娘娘已去,但見這等規格,心中亦是有幾分誌得意滿,隻得意甄太妃和九皇子的體麵。
一時傲起來,行事便越發不妥了。待得三月甄太妃喪儀過了,見太上皇病得不清醒,新帝便雷厲風行圈了九皇子,又抄了甄家。朝野這才震動起來,隻是如今太上皇還在病中,本就醒的比睡得少,太上皇宮裡新帝又特特點了太上皇身體不適,竟是彆去打攪太上皇修養,朝中大臣本就被新帝暗暗換了一批心腹在實權位置上,剩下的人見了甄家的下場,亦是明哲保身,又見太後恍若未覺,哪裡還有不明白的,甄家權傾江南,在京中亦是十分的體麵且是這等下場,旁人哪裡敢鬨事,如賈家這樣和甄家多年聯絡有親極親密的都害怕被連累上,旁人又哪裡肯去觸新帝的黴頭。
新帝隱忍多年,方才收拾了一個甄家,自然不會放過其他太上皇的老臣,隻是之前大封勳貴世家之女,已是讓一些糊塗人自覺有娘娘依靠,倒黴的不會是自己家,還不知大禍來臨。剩下一些看出來幾分的,要麼暗暗對新帝告饒,要麼便是和平安州節度使一般,點了點自己手裡的資源,在新帝算賬之前索性反了。
這其中又以賈家是個特彆的。賈家因元春封妃之事,可不是越發猖狂得意,可偏有大房的長子早在新帝繼位之前便搭上了線,亦是在元春封妃之前便遞了投名狀,後來一概十分孝順乖覺。且後來姻親人家多是新帝的心腹,看起來是十分明白的。後來又和糟爛的寧國府劃清了界線。
寧國府十分不像樣,欺男霸女為禍一方之舉不勝枚舉,且還和義忠親王的後人有所聯係,甚至還娶了義忠親王從前的外室之女,打的算盤新帝哪裡有不知道的,早早便是清算名單之內,又見榮國府舉止怪異,這才把元春之事緩了緩。元春有孕確實要緊,但皇家陰私之下,皇帝和太後若是想不要一個皇子或是想要宮妃難產直接去了,都是不難的。
新帝不願讓賈家得意,卻也對賈家行事矛盾感興趣,便有讓如戴權等去打探一番,結果便是賈家長房日後襲爵之子夫妻二人還算明白幾分,隻是在家中的輩分低,做不了長輩們的主,隻能想儘辦法找補幾分。
新帝雖有心整治,卻也不願得了不好的名聲,因如今趁太上皇病重抄了甄家,已是有一些風聲說起新帝不好來。新帝思忖之後,對賈家,便打算留了一些後路,叫人也看出,自己不過就事論事,若是好生當差的臣子,亦是不會連累的。加之元春本人還算乖覺,如此方才留了元春一胎,也默許她帶著家中姊妹進宮陪伴。
新帝和太後如何打算,自然不會傳了叫外頭知道,留了惜春在太後跟前,除了太後確乎喜歡惜春與眾不同,更多的也是為了看看賈家會如何行事,不出新帝所料,果然榮國府越發驕傲了起來,雖有府裡主子下了命死壓了這風氣,便見寧國府都坐不住了也知道他們心中盤算的是什麼了。
新帝收拾甄家之時用的便是放任他們得意再定罪的法子,如今亦是不例外,便見賈家能猖狂到什麼地步罷。
新帝和太後如何想外人不知,便是在太後跟前陪侍的惜春亦是沒有看出來,宮中不許私相授受,又怕家中事叫元春無法放心安胎,也怕惜春想多,便沒有傳了進去叫她們知道。隻是再如何小心,惜春到底是一個人在太後宮中陪侍。惜春在家素來隻給老太太、賈璉王熙鳳夫妻和姐妹們幾分麵子,便是如邢王夫人等也不過是麵上做好了禮儀便罷了,眾人知道她性子冷硬,亦不敢招惹她。宮中卻是不同,便是惜春再無法做出諂媚之舉,也不敢對著太後使性子,隻能討好行事,若是行事不對,自己性命有礙,又要連累家人。惜春不願家中汙糟之事連累了自己,卻也不願意因為自己連累了旁人。偏這討好一事又不是她的本性,做得實在辛苦。她本也不到十五的年紀,心下自然有幾分不安,越發隻拿著佛經不放了。
幸而太後看出來幾分,太後亦是養了女兒的,雖知道寧國府十分不像樣,榮國府也不過略好幾分,到底惜春不過是一個小丫頭,太後這些年雖算計甄太妃,到底吃齋念佛,也不為難她一個小丫頭,便隻叫她在偏殿裡抄經,偶爾給自己念幾段經書也就罷了。
惜春這些年本就靠著佛經安慰自己,聽了如此吩咐也鬆了一口氣,竟是安安分分抄經起來。太後見她如此沉得住氣,確實並無故作姿態而討好之意,對她亦是高看了幾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