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規定老花汗衫就應該上了年紀的人穿,又是哪條規定說她穿上粉色犯法。
都沒有
已經八五年了,街道兩旁出現了很多個體戶,那她怎麼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過日子。
畏首畏尾那麼些年,再不珍惜時間她就真的老了。
更何況,平心而論,她裝修的院子不漂亮嗎
院子裡有個葡萄架,栽了些花就被議論上了十天半個月。
自己家院子,又沒栽他們家裡,澆個花也要說。
那些話她都不過耳朵,根本不配進入她的耳朵讓她聽見。
真要聽外人的話,按照他們口中的意願來。
院子裡就一定要灰撲撲的,不栽花不要葡萄架,光禿禿一片的。
那樣周圍就不會議論了嗎
答案還是否定的。
周大媽也不會那樣做。
她要按照自己的心意過完剩下的日子。
“蓁蓁,我以為你也會和其他人一樣遠離我,可是你沒有。”周大媽回想起前兩天初次見李蓁蓁。
她沒有任何厭惡,帶著極致的真誠。
原先兒媳婦邀請學校裡的其他老師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她衣服什麼的都找的中規中矩,不出挑的那種。
就是沒注意頭發上的皮筋。
她用的皮筋是兒媳婦喜歡的天藍色,兩個人一人一隻。
就這個皮筋,讓那位老師回去以後,私底下和兒媳婦議論了她很久。
後來兒媳婦就逐漸和那位老師疏遠了。
當時她心裡不得勁,倒不是被議論的,背後議論她的人多了,一個兩個的她都不在乎。
隻是不想要兒媳婦為了她和同事鬨僵。
還不斷寬慰她,思想不同的人根本無法當朋友,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與其以後爭吵,不如就此了斷。
來租房子的時候,謝言之三人注意力都在房子身上,也不會有人覺得不合適。
男人的心思也都不會多注意她這個老年人的衣服。
可是李蓁蓁不一樣,都跟著她去了菜市場逛一圈還為她遮擋那些視線。
很不一樣。
周大爺默默洗了盤葡萄放在桌子上,然後自己回到屋裡,不打擾這對忘年交。
他覺得出租房子這步路走對了。
隔壁是他們兒子住的地方,他們住在隔壁,既能相互照應又能避免不少摩擦。
兩個人辭職離開海城以後,房子就空下來了,一直空在那裡。
時不時他過去打掃一下,院子裡的花花草草也都搬來他們院子好照看。
房子一直空著,蓮花灣附近很多出租房子的,他們剛開始堅持打掃房子是等著孩子回來。
結果這一出去就是半年半年的不見人,回來住個兩三天就要趕快離開,那邊的事業剛起步,正忙碌,在家裡待不久時間。
房子空置那麼久,最後他們倆商量決定出租房子,房租都攢下來給孩子留著,創業階段需要資金,能多攢一些是一些。
出租房子是麵臨很多問題的,剛開始周大爺不是很讚成這個想法。
選擇租房就要麵對各種各樣的租客,他還是多少有些耳聞其他租房子的客人,大部分都是來打工的,早出晚歸,甚至是大半夜拍門讓房東出去開門的都有。
很鬨騰。
當然他們的房子直接就是獨門獨院,不會出現那樣的情況。
周大爺隻是在擔心會有租客毀壞房子,院子都是自家老伴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牆壁或者其他地方有些損害,他都會很心疼。
萬一再來些脾氣不好的,像個妖魔鬼怪,住在隔壁簡直就是折磨。
尤其是街坊鄰居還總是議論他們,周大爺不想要自己的老伴受到任何傷害。
生活怎樣過都是他們夫妻兩個的事情,用不著外人置寰。
他當丈夫的都不介意,真不知道外人在介意什麼。
房子租給四個年輕人的時候,他還好一陣擔心,生怕房子有損壞。
周大媽和李蓁蓁接觸,他就更擔心了。
現在一看,兩個人互相交心,和諧相處。
他顫抖的心總算是安寧下來。
對於開朗的年輕人,他願意摘下院子裡的葡萄。
自從兒媳兒媳婦離開,自家老伴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開心,也很久沒有人來他家做客。
周大爺回到廚房,準備做午飯邀請李蓁蓁一同吃飯。
院子裡的李蓁蓁和周大媽越聊越上頭。
不是周大爺出來阻攔,兩個人午飯都不想吃。
還約好了下次一起去逛街挑選衣服。,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