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本夏生是和她同期被星辰事務所簽下來的女孩子,事務所廣撒網,一口氣簽了十來個這樣沒有藝能界經驗的女孩子,大概就像是一口氣買了一堆廉價獎券。
不知道哪一張能刮出真正的大獎,但好就好在,這堆獎券至少都有五百日元的鼓勵獎——隻要簽了約就會去工作,而這種模特,幾乎不需要事務所去投資。
簽約的十來個女孩子,都是為了簽約金,為了拍寫真豐厚的報酬,還有能夠接觸到藝能界人士的機會,所以才成為了模特,並沒有那種明晰的“夢想”。
的確,哪怕是最底層的模特,也要比當個粉領族賺得多。女孩子們要買漂亮的首飾,要買名牌包,要穿皮毛大衣,想要跟上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的節奏,就要有金錢來當潤滑油。
在這些女孩子當中,蒲池幸子之所以跟岡本夏生成了朋友,是因為某次模特們集體去聚會。
在卡拉ok包廂,話筒傳到蒲池幸子手裡以後,她唱了一支渡邊美裡的《yrevotion》,唱完以後,岡本夏生主動接近她,對她說“蒲池桑,您好會唱歌!”
不僅如此,人多的時候就顯得拘謹,唱歌的時候卻仿佛忘記了那種緊張,這樣的蒲池幸子,也讓岡本夏生覺得很有意思。
有外向的岡本夏生主動靠近,兩人漸漸成為同期女孩子當中關係最好的兩個。
二十一歲的蒲池幸子,有她對夢想執著的那一麵,也有她身在這個時代的普通二十一歲女孩子的一麵。
雖然模特的工作讓她害羞,每次都要事先準備很久才能進入狀態,但是,到了發薪日,拿到比粉領族時期翻了幾倍的報酬,也會和岡本夏生一起去逛街,買一個名牌包獎勵自己。
一旦進入藝能界,無限的可能未必即刻就在麵前展開,但是,無限的誘惑卻真真切切的在這些人麵前展開了。
景氣的時代,夜夜都有各種聚會,她們時不時受到邀請,或是在事務所的帶領下去參加各式各樣的交際活動,不僅報銷車馬費,隻要到場就有至少兩萬日元的紅包。
置身在這樣的世界裡,如果不是意誌堅定,不論何時都記得夢想這回事的存在,那麼恐怕很快就會迷失。
蒲池幸子小心翼翼,不讓自己掉進這樣的漩渦當中。
岡本夏生酷愛交際,也喜歡參加聯誼。有她在,蒲池幸子也被帶去參加了好幾次岡本夏生的朋友組織的聯誼會。
不過,她的個性,熟人麵前調皮外向,一旦置身到處都是陌生人的場合,立刻像是被蛇盯上了的青蛙那樣全身僵硬,總是難以融入氣氛。
有她參加的聯誼會,假如目光全部集中到她這裡,那麼多半會讓氣氛變得微妙。這麼兩三次以後,蒲池幸子對岡本夏生委婉表示,這樣的場合她不適合參加。
岡本夏生也覺得這樣,之後果真沒有再邀請過她去參加聯誼會。
但是,前幾天,卻又突然對她說起了聯誼的事,“幸醬,你也去吧?”
蒲池幸子聽岡本夏生說有唱片公司的人參加,但是,比起岡本夏生那番“讓唱片公司的人大吃一驚”的天真發言,倒不如說是因為感激岡本夏生記得她的夢想,所以不能拒絕。
今天的聯誼會,蒲池幸子表現如常,還像之前的幾次那樣不合群,不過,因為還有另一個不合群的赤鬆晴子在,反而緩解了那種氣氛。
這位赤鬆桑大概也是被朋友帶來的吧?蒲池幸子心想。
前往卡拉ok包廂的出租車裡,蒲池幸子和赤鬆晴子被岡本夏生隔開。
坐在副駕駛席的建築公司上班族跟岡本夏生像是一口氣說掉了三個人的話,蒲池幸子跟赤鬆晴子則平分了剩下的一人份的話。
偶爾,像是意識到對方跟自己一樣,都是不太擅長應對聯誼的人,蒲池幸子下意識去看赤鬆晴子,發現赤鬆晴子也將視線投向她。
明明怕生,蒲池幸子對著赤鬆晴子,卻露出彼此相互理解的微笑。
今晚,比起拿唱片公司內幕和見過哪些歌星偶像的那位岡本夏生想要介紹給蒲池幸子認識的德間唱片的職員,更加讓蒲池幸子在意的,是在nzo兼職的赤鬆晴子。
當赤鬆晴子說出nzo這個名字時,蒲池幸子就比其他人要更加在意。身為樂隊天國的忠實觀眾,蒲池幸子對這家製作公司,還有時不時就被節目的審查員給提起來的那位岩橋慎一桑的名字都不陌生。
岩橋桑不僅企劃了這檔樂隊選秀,還是之前naonのyaon的企劃人,為許多地下樂隊了一個自我展示,進而走向主流的機會,是對樂隊們來說,如同伯樂一樣的人物。
蒲池幸子知道他的事跡,也非常尊敬他。
正因如此,當德間唱片的職員試圖八卦這位神秘的岩橋桑的時候,他那種輕率的態度,讓蒲池幸子在心裡,對他的印象分打了個不小的折扣,也不期待岡本夏生設想當中的,被唱片公司的人給相中,推薦給上司,然後唱片公司跟事務所交涉這樣的事發生。
從迪斯科到卡拉ok包廂的路程不太長,很快就到了。
今晚一直在一起的這幫人,在短暫的“分開”以後,又齊聚在卡拉ok包廂裡。話筒從聯誼的發起人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傳了下去。
“下一位,是蒲池桑了!”
“噢——!!”
不管下一個要唱的人是誰,在場的眾人都十分捧場的活躍著氣氛,蒲池幸子接過話筒。
“要唱什麼呢?蒲池桑。”
“幸醬唱歌最拿手了!”岡本夏生把她的朋友最擅長的東西隆重介紹給在場的人。
“是嗎?”
“真令人期待!”
“不過,夏生醬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期待提得這麼高,蒲池桑會很有壓力吧?”建築公司的職員替蒲池幸子說話。
唱片公司上班的前輩卻做出內行人品評的模樣,“到底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