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萬由美說到這兒,把手提包拿過來,從裡麵拿出薄薄的一本小書,放到桌上,“我帶了一本過來,看一看怎麼樣?”
岩橋慎一念出封麵的書名,“《廚房》?”
想起什麼,為之一笑,“怪不得你說,是很適合一邊吃東西一邊聊的小說。”
“話是這麼說。”渡邊萬由美笑了笑,“可不是美食小說。”
岩橋慎一把書拿起來,“作者叫吉本芭娜娜……”他動用自己頭腦中並不豐富的曰本小說家儲備,想不起曾經聽說過這個名字。
“是剛出道的文學新人。”渡邊萬由美介紹道,“《廚房》是她第一部小說,拿了海燕新人文學獎,一下子受到世人矚目,連小說也加印,成為話題之作,還提名了泉鏡花文學獎。可以說是一書成名,現在備受業界期待的未來之星。”
岩橋慎一聽了她這串介紹,說“挺厲害的。”
說她厲害是真心——畢竟出道就拿獎加暢銷,這個絕對不低,但是另一方麵,又因為對這個名字本身沒什麼印象,所以,心裡還想,這是真大佬,還是曇花一現的新人?
“這是收錄了三個短篇的小說集,《廚房》,它的續集《滿月》,還有單獨的《月影》。”渡邊萬由美告訴他,“篇幅都不長,很快就能看完。”
“我在看小說的時候,心裡忽然浮現稻村泉的形象,試著帶入進去,覺得稻村泉身上那種‘靠不住’的氣質,跟小說裡的女主角微妙的貼合。”
渡邊萬由美說,“所以,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把小說的電影改編權拿下來,拍成電影。”
“靠不住?”
岩橋慎一沒把小說翻開,又放回桌上,“我回去再看。”和她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了句“我在電話裡聽到你說要製作電影的時候,是真的覺得‘靠不住’。”
“確實,挺靠不住的。”渡邊萬由美坦然承認。
“但是,靠不住也要拍就是了。”岩橋慎一心裡有數。話頭一轉,“我把小說帶回去,看完以後再回答感想,行嗎?”
“這個自然。”渡邊萬由美回道。
“不過,你要是真拍了電影,讓zard去唱電影的主題曲,這個思路是挺不錯的。”岩橋慎一說,“電影每放一次,都是做了一次宣傳。”
“電視機出現之前,歌曲可是從廣播和電影院開始流行的。”渡邊萬由美說這話,就代表對電影市場的糟糕狀態一清二楚。
即使如此,也還是要製作這部電影。
岩橋慎一沒接這個話茬,提起另一件事來,“說到zard,明天我要去趟輕井澤看一看。”
“是嗎?辛苦了。”渡邊萬由美自然而然接過話題,問起樂隊的事來。
剛才關於電影的事就到這兒先打住了。
……
一頓飯吃的也有滋有味。飯後,兩人道彆,各回各家。
岩橋慎一把渡邊萬由美給的那本《廚房》帶回去,薄薄的一本書,一個晚上看完綽綽有餘。不過,想到明天還要去輕井澤,就沒翻開,準備留著明天在路上消磨時間看。
度假勝地輕井澤,深受東京人喜愛,連蝗室在這兒也有度假行宮。
東京人喜歡去、去的勤快的地方,公共交通就發達。不過,為了方便行動,第二天,司機開車,送岩橋慎一到輕井澤。
當司機的是他在唱片公司的辦事員,臨時兼任他的司機。
一間剛剛成立還沒成果的唱片公司的社長,雖然托時代的福,公司架子剛搭起來出入就有社長車可用,但是想要配專職司機,現在的努力還遠遠不夠。
東京到輕井澤的路程不算太遠,這本《廚房》篇幅也確實像渡邊萬由美說的那樣不長。還沒到輕井澤,他就已經看完了一遍。
兩篇《廚房》,寫的是一個從小父母雙亡跟奶奶相依為命的女孩子,大學期間,唯一的親人奶奶也去世。成了孤兒的她,隻能待在廚房裡才能入睡。
有一天,一個在她奶奶經常光顧的花店裡打工的男孩子找上門來,邀請她到自己家裡去住,於是女孩子就搬去了他家裡,跟這個男孩子還有他的變性人媽媽一起生活。
在日複一日的相處當中,女孩子終於走出孤獨,開始了新生活——然後,一個大轉折,男孩子的變性人媽媽死了,男孩子也成了孤兒。
被男孩子和他媽媽幫助過的女孩子,又來到男孩子身邊,在發生了這樣那樣的事以後,兩人最終決定走到一起。
把它簡單概括出來,就顯得如此無趣。
但是,在讀這篇小說的時候,岩橋慎一還是認為這本書擁有它特彆的魅力。不僅如此,也體會到了渡邊萬由美說的“女主角跟稻村泉的氣質有種微妙的貼合”。
小說裡的女主角,就是這麼個帶著一種“靠不住”氣質的人。她注重自己的內心,卻對周圍的事毫不關心,感覺能親近,但又無法真正靠近。
或者應該說,是個很典型的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讀了小說,岩橋慎一再聯想渡邊萬由美對稻村泉的評價,就能明白,為什麼這本書會大受歡迎。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不過,雖然在心裡對這本書的評價還算不錯,但是,岩橋慎一在心裡概括劇情的時候,先抓住一個重點。
那就是,這樣的小說,雖然讀著容易入口,但是真能拍成電影?
……
這個問題,要留到回東京以後,跟渡邊萬由美探討。知道了小說的內容,岩橋慎一心裡有底,也就能跟她深入聊下去了。
今天是平日,也不是度假的黃金時期,輕井澤的路上沒什麼人。
岩橋慎一也是頭一回到輕井澤來,心裡有點觀光客的心態。有司機開車,他自己先悠閒觀賞起了窗外的街景。
車子在寂靜的樹林裡行駛,停在一座西洋式彆墅前。
“岩橋桑,已經到了。”司機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