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這樣一隻折紙孔雀,岩橋慎一給中森明菜回電話時,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了句“這次要被難倒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應該不是——中森明菜聽了這話好像挺高興的。
“我會認真教你的。”她說。
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個蹩腳老師,中森明菜認真保證。
“那我就等一堂教學課。”岩橋慎一回道。
不過,最近要見麵學折紙是不行了。年末最後幾天,行程爆滿。隻能年後再見麵。
話是這麼說……
“其實,過幾天就又見麵了。”
紅白歌會的出場名單已經公布,中森明菜和dreasetrue同在入選名單裡。不過,要唱什麼歌,現在還沒有公布。
按紅白歌會的慣例,總得像擠牙膏一般的把相關的信息一點點擠出來。
在賣關子這件事上,nhk是不輸給彆家的。
……
新年的賀卡往往一進十二月就開始寫,身為業界人士,有過幾麵之緣的人也要考慮到寄賀年片,工作量龐大,往往是不重要的賀年片交給工作人員寫,重要的人自己動筆。
除了賀年片,聖誕節前,岩橋慎一忙碌之中,抽了個空,去百貨大樓選聖誕節要送的禮物。
在收下了美和醬那張《christaseve》以後,每年跟她交換聖誕禮物就成了慣例。兩個從貧窮微末時走過來的人,熱衷於互送各種不值錢的小東西。
破費是真的不會破費,但是,一旦敷衍了,就必定是一場嘴皮炒黃豆的大戲。
最後他給美和醬選的禮物,是個小手電筒。
不是拿來照明的手電筒,而是個小玩具,照出來的光線是星星狀,按一下按鈕,星星就閃爍一下。
有點哄小孩兒的意思?不過,岩橋慎一胸有成竹,美和醬拿到這個小玩意肯定很高興。她就是這樣的女孩子。
這家專櫃賣的都是些這樣的小玩意,岩橋慎一選完手電筒,寓目瀏覽,留意到一隻有點特彆的地球儀。
他叫來售貨員,問起關於這隻地球儀的事。
等到聽售貨員講解完,岩橋慎一立刻決定,把這隻地球儀給買下來。
……
聖誕夜那天,岩橋慎一要去參加聚會,就提前把禮物送了出去。
美和醬收到小手電筒,果真愛不釋手,小孩子似的對著牆壁一下又一下的按著按鈕,還好沒有一邊按一邊唱“kleklelittlestar”。
順帶一提,美和醬送給岩橋慎一的是個奇醜無比——或者應該說是個性十足的筆筒。
也許用藝術的眼光看待,會發現到它另類的美,不過,收到筆筒的岩橋慎一,肯定不會把它擺在自己的辦公桌上。
算了,指望美和醬能送出那種無比得體的禮物才不正常。
小手電筒是送給美和醬的,而那隻地球儀,是替蒲池幸子買的。
並不是送給她的聖誕節禮物,而是送給她的出道禮物。
出道在即,zard有許多要準備的事,整日裡也忙前跑後,隻不過行程跟岩橋慎一這個製作人毫不相關,因而,這陣子很少見到他們。
聖誕節前,樂隊到公司的排練室合演,岩橋慎一叫住蒲池幸子,把地球儀送給她。
“是祝賀你出道的禮物。”岩橋慎一說。
蒲池幸子接過禮盒,打開來看,有些驚訝,“地球儀?”……還是個看上去有點不一樣的地球儀,連著一支電子筆。
怎麼看都怪模怪樣的。
“我剛認識幸子桑的時候,幸子桑和我說過夢想、還有地球儀的事。”
提起這些事,蒲池幸子露出個含蓄的表情,她戴著矯正的牙套,現在看著有點不自然。在輕井澤,確定了要讓她整牙以後,回來這件事就提上日程,立刻安排上了。
整牙這種事,定下來就越早開始越好。
蒲池幸子也記得,她告訴過岩橋慎一,她學生時夢想著做一份環遊世界的工作,還對他說起過自己秦野市家中的那隻學生時代買來的地球儀。
現在,岩橋慎一送了個地球儀給她?
“這個地球儀很先進哦,幸子桑。”岩橋慎一解釋道,“可千萬彆小瞧了它。”一邊說,他示意蒲池幸子把地球儀放到桌上。
他從口袋裡拿出電池,裝進地球儀裡。
“亮起來了。”
蒲池幸子看著這隻地球儀。
岩橋慎一拿起那根短短的電子筆,在地球儀上兩地之間各點了一下。然後,蒲池幸子看到地球儀表麵上顯示出了一個公裡數字。
“這是兩地之間的距離?”她想了想,說道。
岩橋慎一點頭,“沒錯。”笑了笑,“就說不能小瞧了這隻地球儀吧?”
現在的最新款,通電以後,用那根自帶的電子筆點一下兩座城市,就會顯出兩地之間的距離——不過,隻支持大城市和大城市。
但即使如此,這麼個小玩意,也夠叫人覺得新鮮的了。
“幸子桑想要當歌手,也想過要從事一份可以環遊世界的工作。”岩橋慎一對她說,“可不是我在吹噓,歌手這份工作,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環遊世界的。”
有時會去國外出外景,有時去國外的錄音室錄音,有時是去跟外國的音樂人們交流學習,總之,各種機會多得是。
但是,前提是樂隊的銷量和前景,能讓唱片公司覺得這麼大張旗鼓是值得的。
“幸子桑家中的那個地球儀上,寄托了你的夢想。這隻地球儀,偶爾你想要看一看夢想的距離時,不妨點一點。”
岩橋慎一鼓勵她,“我想,夢想一定能成真。”
送地球儀給她,既是鼓勵她,也是在呼應她提到過的有關夢想的事。
同時,也是對樂隊的祝福。
蒲池幸子看看地球儀,拿起那根電子筆,點了一下東京,又輕輕轉動它,落到了倫敦上麵。地球儀上,出現了兩地之間的距離。
夢想一定能成真……
她向岩橋慎一道謝,“謝謝您,岩橋桑。我非常喜歡這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