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從大兒媳婦手中接過茶水遞給溫暖暖,笑著道:“夫人彆聽小孩子家家的炫耀,做個火把而已,有啥子厲害的,也沒啥子講究,就是把這些處理過的杉樹皮卷起來捆紮好,中間少少的夾雜一些杉樹粉末、裡麵有鬆樹油的更好,不用太多,多了火把燒的快,不經用。”
說完接過另一杯茶水遞給冷晨。
又拉過來一張木椅,放上裝了杏脯柿餅的木盤子。
冷晨在旁邊安靜的看著李秀娥做火把,他會編織,隻一眼就知道這是個技術活。
火把做太鬆散了燒得快不經用,做太嚴實燒不透會斷火,如何做到鬆緊相當,相輔相宜全靠經驗。
當下內斂的對著嫂子道:“李大娘謙虛了。”
溫暖暖也明白整個莊子李大娘做的最好,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手藝人手上的工夫見真章,所以隻對著李秀娥問:“你娘做的比其他人好在哪?”
李秀娥看看李大娘,轉而對著溫暖暖笑著道:“我娘做的火把用巧勁甩幾下,火把就能熄滅,而火熄滅好長時間裡麵卻還能保留火種,要用的時候再用巧勁甩幾下,火把又能起火。
晚上在路上時,平緩的路麵有月光就不用舉著火把的,這樣能節約用火,不會走到半路上沒火了。”
溫暖暖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弟知道了一定很感興趣!
不知道彆處有沒這個手藝,不過不管有沒有,這個手藝在行軍打仗的路上很實用呐。
尤其需要夜晚疾行的時候。
不過不急,大弟還沒參軍呢,李大娘又是他們莊子上的人,這手藝以後多讓幾個人學會,不讓失傳。
“這手藝很實用,你們多些人學會,以後說不定會用上。”溫暖暖給予肯定。
李大娘笑容擴大,搓著手不知如何是好,“夫人,這,不用擔心,我家小子也快學會了。”說完看向旁邊的一個低垂著頭的十來歲孩子。
溫暖暖目光柔柔的也望向那個小孩子,很瘦小靦腆,聽到她們的對話後,頭低的更狠了。
怕小孩子不好意思,溫暖暖移開視線,看到李家的大兒媳婦接過李秀娥的活,一桶桶的拎水進廚房。
李大娘順著溫暖暖的視線,解釋道:“莊子上還有四五戶人家的房屋沒蓋好,沒法去打獵也沒工夫處理獵物內臟,我們這些先行蓋好住進新屋子的人家,一並處理好了在給他們。”
溫暖暖知道莊子上的人團結,沒想到這麼團結!
這不光獵回來的獵物平均分,連內臟都幫忙清洗,所以才多多的打水燒熱水。
“莊子上以前困苦,誰家都有難處的時候,若不是靠著你幫我一把我幫你一把,可能就挨不到現在的好日子。”李大娘補道。
這倒也是,團結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
冷晨突然問道:“準備起魚了?”剛才李秀娥說過。
李大娘理所當然的以為小孩子家愛熱鬨,“那還早呢,河流上遊有個湖泊,小年前會去起魚,主家到時去看,可熱鬨了!”
“對啊,到時莊子上的孩子都會去看,起上來的魚特大,有八成是主家的,放在院子裡凍著,一直能吃到開春。”李秀娥想到起魚時的熱鬨,夫人見了一定不會覺得無聊。
“好啊。”溫暖暖當然願意去看。
反正閒著也沒事做。
又聊了一會天,兩人起身告辭。
回去的路上冷晨仰著小臉,期待的問:“等起了魚,我們做剁椒魚頭、酸菜魚、沸騰魚片、鬆鼠魚、麵糊炸小魚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