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轟’的一聲爆發出各種探討聲。
嘰嘰咋咋的熱鬨非凡。
夫人說大概二十人,莊子上總共十八戶人家,還能多出來兩個人,若是爭取到了,多一份工錢,積蓄多了,日子也鬆快些。
不用為了買鹽買布匹捉襟見肘,也不用在家人生病時,為了抓藥的銀錢焦頭爛額。
爭取不到的話,也沒什麼損失,大家都是熟人,不會笑話誰。
做吃食能掙工錢很好,畢竟在家裡除了農忙時,平時也隻是做燒洗打掃衛生這些重複的活,不累但忙,且產生不了任何的銀錢。
這樣一對比,還是出去掙工錢好啊。
至少切切實實能看得到銀錢,而銀錢,實在!
“陸家的,你家準備讓誰去啊?”同一個桌子上做吃食的人相互問道。
“我還沒想好,我自己想去,又怕乾不好活。”陸家媳婦回道。
趙大娘爽朗的道:“怕啥,沒聽夫人剛才說嘛,初三的時候一起教我們,不會就學,好好學總能把活乾好的。”
“我想好好學,但是我家還有幾個小姑子,不一定讓我去。”
有年輕婦人失落的喃喃自語。
“沒事,你家娃娃小,夫人說來年莊子上還有很多活計,也有工錢,不用和娃娃分開又能掙銀錢不是更好?”陸家媳婦聽到後安慰。
年輕婦人聽到這話一時頓住了。
對啊,還有孩子呢。
去掙工錢陪伴不了孩子,陪伴孩子掙不了工錢。
能去城裡掙工錢固然好,但要是能在莊子上掙銀錢對於她來說,才是最好的出路。
畢竟她不同於孩子大了的大娘和嬸子們,孩子小舍不得分開,她也舍不得和孩子分開。
來年她勤奮些,跟著夫人說不定能爭取到彆的活。
想到這,手上的動作更加利落,麻溜快速的將一個個搓好的南瓜團子壓扁。
柴火旺旺的廚房裡,一點不冷,加上人多各自聊著天,熱鬨極了。
溫暖暖耳朵聽著大家家長裡短的探討聲,雙手正在團一個個的南瓜團子。
她所在的這一小組,負責做南瓜餅,旁邊的負責做蘿卜丸子,還有做蘿卜絲餅的。
剩下的燒火、熬豬油。
而之前負責洗洗涮涮的人空閒出來,開始將扁扁的南瓜餅下入鍋中開始炸。
金黃酥脆的南瓜餅一出鍋,空氣中盈滿了南瓜的香味。
確切的說,是豬油、鹵味、南瓜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彙成了濃濃的食物香氣。
食物的味道,總是好聞的。
尤其在這物資匱乏的年頭和地方。
炸完南瓜餅炸蘿卜丸子、蘿卜絲餅,隨著一鍋鍋的食物出來,香味更加濃鬱。
近處的倒座房裡,冷晨看著眼前比他大或小的孩子,無一例外的都在使勁嗅著空氣中的食物香味。
放下手中沾著水的細長木棍,好脾氣道:“先休息一會吧,你們可以在木板上對著字自行練習一下。”
紙筆墨都是貴重物,花銀子買不值當,用木棍蘸水在木板上練習寫字對於初學者很友好。
冷晨話音剛落,立即有年紀大些的孩子意識到做錯了,站起拘謹的問:“晨主子,你是不是生氣了?我們保證好好學認字!不貪吃不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