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原色的棉布長衫,虧的他本人身姿欣長,加上總是從容淡然的氣息,竟讓這普通尋常的衣衫也帶著文人的儒雅。
她原本以為是三哥剛回京城又要去路邊等她們,才沒穿好料子的衣裳,看到這輕便小巧的包袱,方才發現溫習是對物質需求極少的那類人!
溫習不在意的道:“兩套換洗的衣裳和鞋襪,出門在外亦是夠的,更何況在你這兒。”
溫暖暖:......好吧,人與人之間是不同滴。
她認為的出遠門:衣裳鞋襪被褥、雨傘背包水囊、食物銀兩藥物等等一係列的身外之物,然後為了這些能提高生活品質的身外之物,還得配備個寬敞的馬車,接著就是馬匹......
而溫習的出遠門:一套穿在身上的衣裳鞋襪,兩套換洗的,哦對了再加上一些銀兩,沒了。
精簡的不能再精簡!
“三哥,你這日子、是不是有點清苦?”抿了抿唇,溫暖暖隻想歎氣。
芷兒當初有大半車廂的物品,白神醫好歹還有隨身攜帶的藥粉,“三哥你在外麵是不是沒有銀子來源?”
白術能邊逛邊治病掙銀子,一身醫術在手,不帶怕的;三哥哪怕帶了銀子,但是窮家富路,坐吃山空也不行啊,隻能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溫習笑容安撫:“不苦,我去一處地方,先去私塾教書育人,私塾供應吃食和住宿,每到一處皆是如此。”
安定下來後,用休沐的時間細細打聽當地的奇人異事,加以甄彆後前去拜訪,一路上花費的銀兩甚少。
聽到溫習說不苦,且乾的也是溫家的老本行,溫暖暖隻想感歎魚有魚路蝦有蝦路,有門手藝在外非但不會餓死還能衣食不愁!
怎麼說呢,嗯,知識就是力量吧。
讓人上了茶水,她順口問道:“三哥很喜歡當教書夫子?”
溫習拎著茶蓋撥弄著杯中的茶葉,聞言頓了一下,輕道:“隻是看過太多困苦,深感不易,隻是一人之力畢竟有限,想著以此之身,儘一份綿薄之力罷。”
“三哥是想所教之人都科舉嗎?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溫習搖頭,嗓音溫和:“倒也不是,中舉的人隻是鳳毛麟角,亦不可能人人皆過上人上人的日子。
我隻是想讓那些上不起官學的尋常人家孩子,也能識字,以後出門討生活不用吃不識字的虧。”
聽到不是走科考的路子,溫暖暖覺得簡單多了。
這不就是她在莊子上開辦‘掃盲班’的初衷麼?
想不到三哥和她一樣意識到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精力時間是有限,但是教書育人這事完全不必親力親為呀,淩國有九州,每個州下麵有十幾個郡,每個郡下麵又有十多個縣,完全可以在首府每年招收學子,這些學子又不能個個考中。
落選的學子分散到各個郡中,一邊教書育人一邊科考,而他們教出的學子亦是相同,再分散到下麵的各個縣裡。
首府和郡城有官學,有些富裕的縣亦有官學,官學束脩貴,是有錢人家子弟首選,而這些私塾,束脩便宜,儘量讓當地尋常普通人家孩子識字,以後出門討生活或者跑買賣也不會吃了不識字的虧。
如此往複,過個十多年,差不多能將私塾開到各州各地,三哥,你覺得怎樣?”
就是華國她外婆那一輩的‘掃盲班’呀,不以科考為重,主要是為了底層人識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