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先生,這句話錯了?”
“你全家拿工資,加起來再多,也隻有一萬多塊錢,中東石油國的豪富們,兒子一出生,腳下踏的全是石油,你們在一條起跑線上嗎?”
女人的臉紅了。
“隻有一樁,任何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哪一樁?”
“人格。”
女人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望著我。
我敲了敲桌子:“培養他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同一條起跑線。你沒有能力送他上貴族學校,也沒有能力送他進牛津劍橋,但是你有能力培養他正確的三觀,良好的人格。”
我喝了一口茶,繼續道:“但是,很多家庭做反了。”
女人說:“我們沒做反。一直在培養他多才多藝。”
我冷笑一聲:“他三歲時要買玩具汽車,明明家裡有好幾輛了,他一嚷,你們就給他買。”
女人說:“不給他買,他到地上打滾。”
“對,因為他打滾,你們就不敢說不。”
“小孩子嘛,不懂事,我們就遷就他。”
“他上幼兒園了,見彆人有什麼,他就要什麼,是不是?”
“是。有次一定要買布娃娃,我說是女孩子才玩的,他筷子一砸,不吃飯了。”
我點燃一支煙:“他要什麼,你們就順著他,滿足他。”
女人說:“差不多是這樣子。”
“那還談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呢?你從一開始就輸了。”
“一開始就輸了?”
“對啊,你沒有教會他如何做人,學什麼書法啦、美術啦、音樂啦,有什麼用呢?”
女人的臉刷地一下紅了。
我喝了一口茶,說道:“父母就是一所學校。你們必須從小就教會他如何做人。他的正當要求,你們要滿足,不正當的必須說‘不’。”
女人說:“我們就是心太軟。”
我搖搖頭:“不是心太軟,而是心太硬,你們準備培養一個‘逆子’。教育孩子必須是:不行就不行,不能就不能。絕不能遷就。”
女人問:“現在改,能行嗎?”
我沉吟半晌:“一個人的性格定型期是12歲之前,現在改,難啊。在12歲之前,他說要什麼,你就給什麼,這種溺愛,培養的小孩就是自私自利,唯我獨尊。”
女人長歎一聲:“對啊,他就是這樣的性格。必須以他為中心。”
我冷冷地說:“習慣成自然,現在他長大了,當你們不能滿足他時,他就換個方式,過去到地上打滾,現在,他朝你大吼,摔桌打椅。這些不起作用,他就離家出走。“
女人身子顫得更厲害。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情況呢?因為你們依他,慣他,讓他形成‘窩裡橫’,而在學校裡,有比他更橫的人,這些人不會讓他、忍他,遷就他,甚至會欺他,打他,汙辱他。於是,他在窩裡更橫,在外麵更窩。漸漸對社會失望。隻要一件事引發,他就會做出格的事情。”
女人用手按著心窩:“就是如此啊,有一天,我偷看了他的日記,篇篇都是仇恨,恨彆人欺負他,恨自己成績不好,恨父母天天管教。”
女人說完,眼淚雙流。
我站起來,說道:“你晚上把他帶過來。”
女人的眸子頓時亮了。
我想,以我萬山的功夫,是塊鐵,也要把他融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