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南寧已是下午。出站口中,一位年輕舉著牌子接站。
見麵後,陳總向我介紹,這位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就是喬宏誌。至於喬宏誌以前是乾什麼的,現在在乾什麼,陳總沒有向我說過,大約,他在考驗我察看人的功夫吧。
我習慣性地打量著這位熱情的陌生人:中等個子,臉黑、額頭前傾、瘦臉、小眼睛,鼻子寬平、身材較瘦,一看就知道是典型兩廣原住民。
“叫我宏誌吧。大家都什麼叫。”他熱情地引導我們出了車站,上了一輛七座商務車。
此行的小目的地——東興。
一路上,宏誌介紹東興以及對麵的芒街。
晚上入住東興維也納酒店。陳總才向我介紹,他上世紀九十年代來過東興,跟著他堂叔在這邊做塑料生意。賺了錢才回上州做建材生意。
他說:“我們出去走走。”
我跟著他出了門,一路步行,他要找的是他曾經的租居地——東興水產招待所。
可東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終於在一處地方站定,說道:“在這裡,可是,一切都變了。”
他回憶起當年,在水產招待所租下三間房子,裡麵裝的全是塑料製品,煮飯用的是煤油爐子。
每天,對岸的越南人就過來看貨,那時,他還不會說越南話,一邊比劃,一邊在計算器上按數字。
“按數字,就是講價嗎?”
“對,我出個價,按個數字,對方砍價,按個數字,就這樣比劃來比劃去,有時候很快成交,有時候比劃了半天,也沒成交。”
我們從過去的水產招待所往南走。陳總邊走邊向我介紹這些街道兩邊的店鋪,感歎全變了。
一路說著,我們就來到北侖河邊。這是中越兩國的界河。
我們找了一個休息的地方,坐在木椅上,陳總才問我:“你覺得這個宏誌怎麼樣?就憑你的直覺。”
我想了想,說:“一個善於社交的人。”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一下還拿不準宏誌到底是充當一個什麼角色。
是陳總的合作對象,還是僅僅充當介紹人。
陳總說:“對,他家就是東興的,在河內有很多朋友,他會介紹一些朋友給我們認識。”
“您是怎麼認識他的?”
“也是一個朋友介紹認識的,去年,我不是去了一趟西安嗎?就是在西安,一個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他。”
“哦——”我應了一聲。
心想,我有辦法,明天可以試一試這個人的深淺。
我們坐了一陣,慢慢地走回賓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