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急於回答他的提問。喝了一口茶之後,掏出一盒煙,對詹猜說:“來一支。”
我並不是特彆想吸煙,隻是想從詹猜吸煙的樣子,來斷定某些情況。
詹猜接過煙,平時都是他給我點火,這次沒有。他拿著煙並不想吸。我給他點了火。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頭示謝。
我吸了一口煙,他也吸了一口。一般人吸煙,都是從鼻孔噴出。他吸了一口,直接從嘴裡吹出來。
這個動作表明,他想儘量吹去心中的煩惱。讓所有的愁緒如這煙霧一樣,儘快散去。
我緩緩地說:“談不上內行。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詹猜雙手合十,連聲道謝。
“你談談她的情況。”
詹猜在手機上輪了輪,找出他侄女的照片給我看。
談不上漂亮,但絕對不醜。就是個鄰家小女孩似的,站在大門口照的一張全身照。
一看就知道,十五、六歲,屬於花正開,卻沒開全的那種青澀樣子。
我點點頭,表示不要看更多的照片了。
詹猜說:“我和我父母,還有我侄女住在一起,她周末就跟我到培訓班學習中文。
我們家屬於中等人家,還算富裕吧。可是琳尼最近反常,不愛說話,有時一句話就好像刺激了她,她很不高興。”
我點點頭,說道:“詹猜先生,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我願意跟你談談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
詹猜點點頭,說:“太好了。”
我指了指他手指夾著的香煙,他才明白過來,朝煙缸彈了彈煙灰。
我緩緩地講述自己的觀點:
“任何一個人,在青春期都有逆反心理。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形成強烈的自我意識。
具體情況,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五種:
一種是世界觀的形成,他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認識,而長輩的世界觀早已定型。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最討厭長輩的說教。
這叫‘語言上的不耐煩’。
表現為‘你少說幾句好不好’,‘我懂了,你彆老是這樣說’等反抗的語言。這是‘自主意識’的成長過程。
第二種是性發育的必然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對異性產生愛的萌動。這種愛慕非常單純,就是喜歡上一個人。但是,她生怕讓父母知道。又必須讓她所愛慕的人知道。
這就形成一對矛盾,她在不斷地遠離父母,長輩。抗拒你們的詢問,了解,親近。
她大部分時間花在與異性的交往上,通過社交工具聊天啊,創造一切機會與異性接觸啊,如果在家,她也想一個人靜靜,回憶起她與異性在一起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
她所愛慕的人,每一個舉動都會影響她的情緒。
這叫‘親情上的疏遠’。
第三種,學習中產生的壓力。每個人的智力是不同的,學習成績也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
但是,根深蒂固的世俗觀念認為,成績好就是聰明。如果她感覺成績下滑,或者對學習不感興趣,她也會無比煩惱。
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喜歡自己被貼上‘蠢啊,不聰明啊,笨蛋’之類的符號。
這叫‘自我期待值的苦惱’。
第四種,普遍存在強烈的虛榮心。這是任何人在青春期難以避免的。彆人有的,希望自己也擁有。如果沒有就產生煩惱。
比如,彆人的同學父母長得好,她就不願意自己的父母出現在學校。彆人的父母開的是高檔車,她就叮囑父母的低檔車開到附近,她走一段路再上車。
當然,虛榮心不能說出來,她就會撒謊,說自己會走路,不要父母接,對父母突然出現在學校很惱火。
這叫‘虛榮心的過度膨脹’。
第五種,生理期的驚慌。男孩子第一次遺精,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都會讓他們出現反常舉動。
由於外界的影響,有的男孩女孩甚至染上了手淫,產生對異性的窺探欲。
這些生理現象本來不是大事,由於與傳統觀念不符,讓他們產生罪惡感。
這叫‘性成長期的迷茫’。
所以,青春期的反常,不外乎這五大類。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谘詢,對這些情況比較了解。”
詹猜一聽,翹起大拇指:“我沒有想到萬先生除了治病,對心理谘詢也如此精通。”
我說:“所謂青春期迷茫症,就像青春期生出的青春痘一樣,靠擠,隻會越擠越多,留下一臉坑坑窪窪。”
“那用什麼法子呢?”
“內服外洗。”
“具體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