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細細說。她細細聽。我說:
“你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一個人為什麼性格內向呢,有多種原因,多種說法。
一種是體質說,你屬於粘液質體質,表現為理性沉著,性格拘謹,不善於隨機應變。
一種是遺傳說,遺傳了父母其中一位的性格。
還有一種就是環境說,成長的環境不健全。比如缺失父愛母愛,讀書時受到彆人欺侮。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
她脫口而出:“讀書時,彆人欺負我。”
我點點頭,說道:“我點你的死穴,你不要介意。”
她定定地望著我。
“你長得並不醜,但你一直長得這麼胖,是不是?”
她點頭,說:“我像我媽。“
“你小時候長得胖,沒關係,胖嘟嘟的,彆人覺得你可愛,經常逗你,抱你。
你結婚之後長得胖,也沒關係。彆人說你是富態,一臉福相,今後是個貴婦人。
偏偏是你讀初中直至高中時長得胖,彆人就欺負你。”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平常說的美少女,就是那種身材好的女孩,而你在初中時向橫長,到了高中時就長開了。
腰圓腿壯,呈現出一副已婚婦女模樣,與單瘦苗條形成強烈對比。
男同學就會取笑你,這個時期,你就開始形成自卑的性格,一方麵自卑,另一方麵痛恨取笑你的人。
當然,你會把對你好的女同學,哪怕是一點點好,都會引以為知已。所以,你一定有幾個特彆好的女同學,到了一起,你就愛和她們吐露心聲。
那個時候問題不大。一是大家忙於學習,二是相對單純。所以,你有知已很正常。到了職場就不同了。
職場存在競爭,你延續著學生時代的習慣,想找到知已,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是職場共事不是一輩子,大家隻在乎當時的競爭,不在乎維係長久的關係。不是彆人不真誠,而是彆人不想跟短期工作的人做朋友。
隻有極少數人成為朋友,比如你與於芳,因為她是一個性格直爽的人,敢於頂撞領導,所以,她是一個真實的,真誠的人,你與她成了朋友。
二是職場的關心是一種禮節。很虛。而你把這種禮節當成向你示好,當成真誠的話,當成朋友去吐露自己心聲的話,注定吃虧的是你。”
她點頭道:“萬老師,你講得真好。”
“送你兩句話。在職場上,不要輕易讓人看到你的傷疤。因為會療傷的人不多。往你傷口中撒鹽的人不少。”
她歎了一口氣,半晌才說:“難怪芳姐那麼崇拜你。你說的句句是真話,分析我的心理,哪一句都是正確的。”
我說:“給你提個建議。”
“你說。”
“你與人願意說心裡話,是因為你想找到朋友,你之所以想找到朋友,是因為你內心感到弱小,需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