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教他第三個方法,這時,有人進來。我們的聊天暫時中止。
來人問道:“你是……萬……萬……大師吧?”
我點點頭。
他說:“你可以做心理輔導嗎?”
我忍不住笑道:“春來,給他倒茶。”
他雙手接過茶杯,回頭對春來笑道:“謝謝你。”
我說:“你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很注意彆人的感受。”
他有些吃驚,望著我:“萬先生,怎麼你一見麵就看出了呢?”
我笑笑:“通常,人們隻說【謝謝】,但你說了【謝謝你】。這是有很大區彆的。【謝謝】隻是一種泛稱的禮貌。【謝謝你】是一種具體的感謝行為。
你在感謝他,他聽起來,你的話語就有了溫暖。所以,我斷定你是一個很注重彆人感受的人。”
他苦笑了一下。
我說:“你的心理問題,也不用你自己說,我幫你全說出來好嗎?”
他吃驚地望著我。
這難不倒我萬大師,閱人無數,還不知道你的病症?我扳著手指給他數缺點:
“你時常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況,表麵上性格文靜,但內心煩躁。你總是糾結過去,擔憂未來。很在意彆人對你的評價。成天活在一種不快樂的氣氛中。
我指的不快樂,不是你表麵,而是指的你內心。在人前,你儘量裝快樂,在人後,你不斷反思、糾結、痛苦。是不是這樣?”
男子幾乎要從沙發上滑下去。
“您真的說對了我的內心世界。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其實工作還比較順利,可是,總有一種憂愁籠罩著,有時候特彆不舒服。”
凡是彆人憂心忡忡,我就必須笑,這笑,就是化解他的擔憂。
“是不是彆人插隊,在火車上大聲講話,都讓你不快樂?”
“對,您說一點不錯。”
我說:“你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接受的是比較嚴格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做人標準。每當你遇到不符合你心目中價值標準的人和事時,你就不高興。
你文質彬彬,無力去製止彆人。每當這時,你不是和彆人過不去,而是和自己過不去。
心裡老是想——我怎麼這樣背時,遇到這樣的同事,遇到這樣的排隊者,遇到這樣的同乘一輛火車的人。
久而久之,你對自己也好,對彆人也好,對這個社會也好,就充滿了焦慮。”
他說:“萬先生,我正是這樣,我親戚中有人愛占便宜,有人老是賺不到錢,有人生活困難,一輩子困苦。我老是想,為什麼我總是遇上這樣的親戚。
工作中,我的同事,有人擠兌我,有人隻知道吃喝玩樂,沒有理想。有人長得很醜,我也老隻想,為什麼我總是遇上這樣的同事。”
我說:“你已是深度憂鬱,教你一個方法,每天下了班就去體健房流一身洪汗。”
“為什麼呢?”
“第一,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糾結這些事。這些事本來就是彆人的事,關你何事?
第二,你是體質弱,膽小,強壯你的身體,你的心胸才寬廣。
第三,降低你的標準,這個世界是複雜的,有美就有醜,有富就有貧,有充滿理想的,也有無所事事的。
最後送你一句話——你的所謂自我標準,也不過是生活條件比彆人好一點點,培養出來的虛驕。如果發生戰爭,你絕對不會上戰場,你這弱弱身子也上不了戰場,反而你眼中無所事事的,第一個報名。
我最討厭你這種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彆人的。走吧,不要錢。”
他滿臉通紅,猶豫了一下,我再催道:“變好了,你再來數錢。”
男子悻悻然走了。
春來都覺得我太過分了,說:“師父,你這樣,他受得住嗎?”
“病太深,要下猛藥。好,我繼續給你講風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