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百姓看著,巡撫大人也在看著,他們不要臉的嘛?!
啊???
彆說捐款的人沒想到會有個叫王九的愣頭青冒出來,讓他們都沒臉,逼得他們不得不咬牙再捐些,就連愣頭青本人估計也沒想到自己還會有這麼背鍋的一天。
眾所周知,王九是誰?
那是魏鈺行走江湖的化名。
他之前從沈掌櫃那兒薅到的糧食,那都是一半自己用,一半以沈掌櫃的名義給送到他三哥那兒的。
而三皇子在知道自家九弟還有個王九的化名後,那是二話沒說就給利用起來了的。
首先,沈大山的名字他是給對方寫了的,不過因為放在一堆捐款人中,所以他的名字一點都不起眼。
其次,三皇子想讓人捐更多的錢,那不得立一個好一點的靶子啊?
這名字都得是刻功德碑上的,隨便捏一個不太好,但魏鈺這小子是有化名的啊!
如此好的機會,不利用起來簡直可惜了。
所以三皇子給魏鈺立了。
一萬斤糧食好說,那些糧食可以說是給朝廷賑災隊伍用的,十萬兩也好說,直接從朝廷撥款裡挪出來就行。
本來就是用來賑災的,隻是名頭不同,最終錢都要用在災民上,而且這點錢挪出來還能生出更多的錢,左手倒右手的事而已!
於是就因為三皇子的想法,魏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那真是背了好大一個鍋!
捐了款的人,想法都是出奇一致地在咒罵王九,而沒捐款的那就更好說了。
那些有想法但是因為苦於各種原因沒捐的,在捐款信息公布後,眾人一瞧。
嘿!
居然還有隻捐了一百兩的人!
這一百兩居然都還有人捐,這麼簡單就能讓朝廷立碑刻字,那他們捐上一百兩,豈不是也能?
本來以為是件高大上,要捐就得成千上萬兩才成的事,結果轉頭卻發現如此簡單,有點餘錢的,稍微咬咬牙就能擠出來!
試問在這種強烈誘惑下,還有誰能抵擋得住?!
於是就這樣,在捐款信息公布之後,三皇子又迎來了一波眾人捐款的熱潮。
而眾人捐款有多麼的積極,就襯托得另一頭的醫者召集有多麼冷清。
譚林雖然早就心有準備,知道來幫忙的醫者不會太多,但他也沒想到這個不多,居然會是隻有兩個人!
而且還是一老大夫帶著他的藥童來的。
白發蒼蒼的老大夫,身子骨瞧著比左院判還要受不了折騰,來了後又能有什麼用呢?
跟左院判大人一樣?
忙活兩天之後累到在床榻上,每天吃飯都要人喂?
來添亂的不是!
譚林腹誹,但譚林不說。
可惜老大人眼睛尖,一下就看穿了他的小九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