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醫穀?你是來問醫學院一事的吧?傳言多數屬實,如今醫學院招生,你……”
作為醫穀主人的徒弟,竹苓在從師父那兒得知自家醫穀要變成學堂,被朝廷所征用的時候,他是驚奇多過不舍的。
小孩子嘛,好奇心旺盛,相較於一直待著的醫穀,竹苓在聽說還能去府城義診的時候,那是立刻就同自家師父打了報告,然後就跟著於樸凡過來做實踐了的。
從未來過的大城池,熱熱鬨鬨的,確實要比醫穀那地方更吸引小孩子。
竹苓在益氣堂適應良好,一邊跟著於大夫問診,一邊偶爾了解師父那邊的學堂進度。
因著醫學院這事並未隱瞞百姓,加上醫穀本就經常會有慕名過去求診的病患,所以竹苓在府城沒待多久,就從一些百姓嘴裡聽說到了醫學院的八卦。
什麼醫學院是官府辦的,裡麵的夫子是當朝太醫,而且學院收三種學生,一是會醫術的,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二是不會醫術,但識字且熱愛醫術的;三就是三歲以上,七歲以下的小孩子……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令聽到者感到驚訝的事,最讓百姓震驚躊躇的,是上這醫學院居然是不要錢的!
說是什麼義務教學,教七年都不收錢,有吃有住,一年居然還發兩套衣衫!
講道理,一聽到這些條件的時候,百姓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什麼神仙日子?!
這年頭識字學醫那都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家想活下來都難,有吃有住有衣穿就已經是一件幸事了,所以在聽到醫學院的招生條件時,百姓反而因為條件太好而不敢湊上去。
因為怕是假的。
都傳這醫學院是官府辦的,可若真是官府辦的,這麼大的事,官府怎麼就不在城中貼個告示呢?
貼告示那就委實沒有必要了,一個學校招生而已,還要勞動官方發告示,咋的?這官方逼格也太低了點。
醫學院的事是傳了出去,不過如今基本都隻在湖州範圍內傳播,尤其是醫穀附近。
離得近的,咬咬牙就去問了,經過學校篩選,有的入了學,有的被勸退,而離得遠,大多都因為害怕沒敢去,但又因著不願放棄這麼個好機會,於是就有不少人跑到了益氣堂這邊詢問。
詢問啥?
詢問醫學院的事是否屬實。
竹苓都習慣時不時有人過來詢問醫學院的事了。
所以對於這會兒登門的董生二人,小藥童都不需要對方仔細問,直接就將說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說辭又給講了遍。
“……你二人瞧著像是讀過書的人,若有心要學醫,現在就可去醫穀一試。”
竹苓說著就準備繼續整理藥包。
不同於頭回聽說有點傻了的周清放,董生拱手道謝,“多謝小童子,我二人從京都而來,來此並非求學,隻是想見見故人罷了。”
京都?
故人?
竹苓一頓,詫異抬頭,“京都來的?兩位……可是要找太醫院的大人?”
什麼大人,不清楚,但大家好歹也是同朝為官的同僚嘛。
董生麵不改色地笑著點頭。
“是,有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