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裡莊稼稀稀拉拉的,有些遭了蟲害,都不需要下馬車湊近看,打眼一瞧就知道根本沒多少收成。
有衣衫襤褸的老漢聽見動靜,扭過頭來,沒說話便先張了嘴,祁峰能看見對方一口牙掉的沒剩幾個。
地裡的小孩兒很多,身上衣裳打滿了補丁卻依舊衣不蔽體,瘦的跟柴火棍似的,瞧見外人就連忙躲起來……
祁峰坐在馬車上看了半日。
他瞧見田裡的人從晌午乾到落日將近,看到一個腰都快勾到地上去的老嫗背著一個竹樓,一腿一腳地拔草除蟲。
那老嫗身上衣衫襤褸,雪白的頭發被風吹得跟稻草似的,她半刻不停歇地勞作良久,最後人趴著地下了田埂,慢吞吞地挪到乾活的祖孫四人身邊去,然後,從一個布袋子裡掏出幾個黑乎乎的窩窩頭。
.gonb.oΓg
最大的孩子掰了一塊,塞給老嫗……
祁峰隻在南郊待了一日,那一日的所見所思便已深深刻在了心頭。
他沒有再去其他地方看,因為南郊便是京都百姓最好的生活寫照!
田地按照地勢和土質劃分,有優劣之分,好的田地肥沃,種出來的糧食多,差的不用說,種出來的糧食自然要比良田少上不少。
而良田價格昂貴,多是世家大戶所有,平民百姓能有的多是劣田!
祁峰查過,看過,親自問過,他知道水稻畝產量是不到一石,約莫二百市斤;小麥要低一些,約莫一百二十市斤每畝;粟米就更低了,刨除殼和梗之類的東西,真正能飽腹的東西不到九十市斤!
這是什麼概念?
意味著百姓種了一年的地,收上來的沒多少,還得交兩成至三成的稅。
換句話說,哪怕累死累活一年到頭,一家人還不一定能全吃飽飯!
祁峰是沒有餓過肚子,他家世富貴,哪怕一生碌碌無為,都不會有吃不飽肚子的那天。
但,民間疾苦這種事,平素不知道也就罷了,但凡知曉,隻要不是良心未泯的人,都清楚這中間百姓的日子能有多苦。
祁峰從前是個胸無大誌,最後卻被九殿下拿大餅吊起來的紈絝,他咬著牙種田,從深夜累到掉眼淚,漸漸體會到豐收時的成就喜悅,這中間的種種經曆都做不了假。
心路曆程發生了變化,感受身受了百姓的艱苦,最後察覺到自己如今一切的來之不易……
祁峰想為百姓做事。
朱老爺子能讓糧食多出幾成,他亦想種出更多的糧食,最後惠及百姓。
這不是他從前為了想要青史留名所以才想著去種田的,如今的他想種田,僅僅隻是因為他想罷了。
朱老爺子一個不識字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沒道理他有了殿下給的農書,還不能做得更好?
書上說的試驗田,挑良種,繁育培養,還有一些種植經驗……祁峰雖然不是很懂,但至少他肯學。
育種一事非一日之功夫,隻要能讓百姓都不再忍饑挨餓,為糧食發愁,他此生甘願在田地裡奔波。
哪怕有蟲子他也忍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