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麼為光大醫道而兢兢業業的醫者,心地善良又刻苦勤奮,必須得叫世人都知道啊!
什麼默默無名不求名利,做不來做不來。
人生在世,就圖一個流芳百世了。
實誠還得是老大人實誠,半截身子入黃土了都還記掛著流芳百世。
魏鈺表示很欣賞。
“院判大人放心,你作為咱們醫學院的初代院長,誰登不了報紙,你也不能登不了!”
這要無所求,那還搞個屁啊。
院長大人最後是在一塊塊餅中迷失了自我。
跟魏鈺商量了幾日學院的事後,他就坐著馬車顛顛回去了。
沒辦法,畢生心血太多,他得回去好好整理整理,不然等到醫學報弄好,要文章登報的時候,他沒有現成的那可就糟了。
第一份!
他必須要在第一份醫學報上留名!!
魏鈺在儺郡沒有停留太久,西岐使者自己也不會。
他們在儺郡逗留了半個月後,就收拾東西繼續啟程了。
隊伍分了兩批,一部分走水路,一部分陸路。
魏鈺和使者團們走的是陸路,沿路一直往京都方向走,使者團們很是開了番眼。
尤其是對於水泥修的路。
從儋州到湖州,都是人群密集之地,多的是人為了那水泥方子,以及水泥製造許可證,願意承包修建主路的。
是以在主路一規劃好,承包人選一確定,那路就開始造起來。
這種修路算是私人的,非國家要求,是以承包人隻能雇人修路,而非強征百姓服役。
為了避免有豪奢壓榨百姓,當地官府還會抽人去查看,是以修路時,主路相鄰的承包人們為了早日將路修好,拿到方子,經常會發生“搶”人事件。
——招人修路,工錢一日三十文,包一頓。
——什麼!你這邊工錢才三十文?咱們那邊三十五文呢!少了少了,這家太小氣了,大家都去咱們那兒吧。
——呀?你們三十五文就包一頓那也寒磣呢,咱們那兒包兩頓,而且還提前半刻鐘下工呢。
……
為了搶人,修路時,各承包人可謂是出了一大筆血。
不過百姓們對此很高興就是了。
市場活了,豪奢們進行較量,占便宜的是底層百姓。
一次修路,周遭百姓都難得賺了一筆銀子。
對於很多沒路子賺錢,隻能在地裡刨食,自給自足的農人而言,造出水泥的賢王殿下是好人,叫豪奢們承包修路的恭王是好人,未免有人欺壓他們而來巡視的官差亦是好人!
總之如今的日子是越發好了,盼著以後的日子也能繼續好下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