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夫上前,仔細看過孩子的傷後,眉頭皺得死緊。
“這孩子傷得很嚴重,必須得儘快止血,還有這傷口,也得縫合起來,你們彆動她,我去拿止血散。”
有了左大夫的出麵,人群鬆了口氣。
有心善的同那婦人打了聲招呼,“孩子會沒事的,人民醫館就在前頭不遠了,我這就過去叫人,救護馬車很快就來了,你等等。”
婦人連忙道謝。
啥?
救護馬車?
老唐頭聽不明白,忍不住就問了身旁的人。
身旁人一聽,立刻就反問道:“你不是咱們儺郡的吧?”
老唐頭微愣,訥訥點頭。
“嘿,我一聽這話就知道你是外地人。那救護馬車啊,就是給人坐的,等會兒來了你就瞧見了,不過你頭次來,不知道咱們這兒的人民醫館是何模樣吧?咱們這兒的醫館可跟其他醫館不一樣,人民醫館是官府辦的,裡麵的大夫你甭管多大年歲,反正醫術那都是這個!”
那人豎了個大拇指,滿臉驕傲,“醫館有義診,都是老師傅帶徒弟,雖然義診時間不長,但人家不收錢啊,就連買藥,醫館都隻收八成藥錢,剩下的由官府補貼,這收錢求診的,那都得先掛號,每天掛號數都是有限的,滿了人家就不看了,出再多錢都不看,除非你是重病在身,必須得看大夫的。”
“你若是實在無法自行去醫館,隻要派人去醫館說一聲,醫館就會主動派人來接你,出去有擔架抬著,路上有救護馬車護著,聽說這些都是工部的大人們特地研造出來的,絕不會叫病人受到二次傷害。”
“哦對,那醫館還有專門的病房和病號飯……”
老唐頭聽得入了迷。
他沒想到不過一個醫館,居然還會有這麼多花樣。
雖說想搞花樣都要錢,但架不住這些花樣確實都是為人所需的便利之舉。
像那個病房和病號飯,正好就適合他們這種外地來求醫的啊!
譚林是用最快速度趕來的。
今日是他值外崗,也就是應付這類需要外出問診的活兒,所以在聽到三公裡外有孩童被馬撞倒後,他就背上藥箱子來了。
藥箱子是院長的手筆,看著不大,但能放的東西很多,上下有三層,還分了小區域帶著走很是方便。
坐著寬敞的救護馬車過來,一到地方,譚林先看了眼被左大夫處理的傷口。
血已經被止住,但傷口還需要進行現場縫合,不然挪一挪,孩子小命堪憂。
譚林沒說什麼,給孩子把了脈,灑了藥,然後就掏出長針和針線準備縫合。
左大夫站在一旁,瞧見後眼都直了。
這人的藥箱好精致,想要。
這人撒的是什麼藥粉,止血的?還是止疼的?
這人現在就要將傷口用針線縫上了?!
就跟大夫給病者紮針時喜好安靜,眼見著對方要開始縫傷口了,左大夫不敢吱聲,就怕會驚得對方手抖失誤。
小譚大夫手穩如山,縫合過程氣氛凝重,驚得周圍人都不敢說話,隻敢齜牙瞪眼。
縫傷口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譚林剛停手,馬車那邊就抬了一副擔架下來。
因著看見大夫縫傷口的場麵過於觸目驚心,導致人都走了,周圍還有很多人沒反應過來。
老唐頭也是,他轉頭看到了左大夫,剛想問,結果就看到對方猛地一合掌,眼神發亮。
“醫學院的大夫真是名不虛傳啊,看來我是來對地方了!”
老唐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