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都不收束脩,這真是叫牛二徹底震驚了。
要知道他們村長的小孫子去拜隔壁鎮王秀才為師,一年都得交十兩束脩呢,逢年過節更是提了不少雞鴨魚去看望王秀才,而朝廷這邊卻五年都不收束脩!
這什麼概念呐。
牛二不敢置信,“不,這,這是假的吧?怎麼可能不收銀子呢!”
他這般質疑告示真假,擺攤人一聽就不樂意。
“怎麼就是假的呢!這學堂可是賢王主張要辦的,彆的官能不信,但決不能不信賢王!你若不信,自己去看告示不就成了!”
牛二一聽也是,告辭都沒說就跑去了告示處,都忘了自己不識字了。
不過就算是他不識字,但到了人擠人的告示處,聽到周圍人激烈的討論後,牛二也是不得不信朝廷要辦新式學堂的事了。
“天哪,朝廷竟然如此大方,居然五年都不收銀子,那這樣我家兩個兒子都能入學了?”
“哪兒就這麼簡單了,你隻瞧見不收束脩,可彆忘了這讀書最費錢的是紙筆啊。”
“就是啊,不收束脩,我可不信這夫子能好好教書,說不定啊,他們就等著我們背後去送銀子呢。”
“咦?這上麵隻說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都能入學,那豈非,女兒也能去!”
正在細聽的牛二猛然一愣。
他回神,竟有種心神一震的感覺。
是啊!
告示隻說了年紀,沒說性彆,加上又是賢王主張辦的,從賢王從不拘泥女人不能乾活一事上看,這學堂……說不定真能讓女孩兒也去念書啊!
牛二嘴唇哆嗦著,竟激動得難以控製。
畢竟他這輩子和媳婦就四個女兒,一個兒子都沒有,為此還經常受村裡人說道來著。
牛二雖然也為此心裡發愁過,但自家事自家知,他四個女兒都是好的,乖巧聽話,上下經常幫著乾活,為了她們娘,更是經常豁出去跟村裡人吵架,隻叫那些長舌婦不再說三道四,各個都是又聰明又乖巧!
從前牛二是想著招婿入贅的,但招婿也不容易,畢竟誰家好兒郎願意入贅的?願意上門的都是些歪瓜裂棗。
不過好在眼下不同了。
朝廷辦的學堂若是不局限男女,那他四個女兒都能去學堂念書啊!
即便是讀得不好,隻要能識字,這會識字的閨女總比不會識字的好吧?哪怕是招婿,說出去都能好聽些啊!
牛二是沒讀過書,但他有著屬於自己的小人物智慧。
眼下朝廷做的是越來越多,還多是對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有利的事,連那些地主老爺辦的棉花廠,也因著朝廷在前,連女工業收了。
他四個閨女眼下沒彆的出路,但既然趕上了朝廷辦學堂這麼個好時候,那他就是跪著也要把死閨女念書的銀子掙出來!
牛二是絕不會再叫村裡人笑話他們家沒兒子的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