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糧食一直都很缺這個問題,平州在一被收服之後,大魏這邊就著重派人去種地了。
截止到如今,也就一年多的樣子,但那收獲當真不少。
不過那些糧食也沒運回來,剛好就在平州自產自銷了,畢竟在平州搞建設的勞工和監督的軍隊真的是無底洞。
體力活兒嘛,消耗多些很正常。
不過令魏鈺欣慰的,那還數搬到平州的農科所大部隊育種進度。
他們前麵也研究了那麼多年,轉道平州後沒多久,雜交稻麥雖然依舊沒搞出來,但穗子飽滿度、抗倒伏、抗病害卻是漸漸給擇了出來,那效率啊,顯著提高。
平州農科所都預計好了,後年春種的時候,他們就把改良後的種子推出去,叫百姓們都能有新種子種。
紅薯、土豆、改良稻麥種子,眼瞅著這糧食問題漸漸緩解了,但魏鈺對這尤不滿足。
因為還有玉米啊!
這玉米還沒給他找到呢!
他這人就貪心,哪個作物高產他就舍不得哪個,魏鈺恨不得全天下的高產作物都能傳入大魏。
然後,巧了。
在魏鈺心心念念玉米存在的時候,有人正帶著他想要的回來了。
湖州,東海郡海口。
自從開了海貿後,東海郡海口就成了大型船隻進出停靠的重要地帶了。
每天出現在海口的船不下百艘,岸上還多是攤販、拉夫、攬客小廝等,好不熱鬨。
來往出海的都是商戶、有錢人,這些人手頭漏一點兒,都足夠岸上謀生的百姓一兩個月。
而這些出海的船,要麼是北上去西岐,要麼就是南下前往七小國進行貿易,路上若有需求,也會停靠在朝廷辦的海島驛站上休息,進行補給,雖說偶爾會遇到倭賊海盜,但隻要給對方一點過路費,倭賊海盜們也不會為難。
畢竟,他們大魏的水師是真會追著人打的。)
出過海的人誰不知道啊,這海上的倭賊水師要是碰到他們大魏水師了,那基本就沒有生路的!
要麼投降被抓去青平二州修路,要麼抵死頑抗被水師一炮打服,歸西了的不管,還剩一口氣的洗洗後就抓去醫館,治好了繼續送到青平二州……
倭賊海盜還想對大魏人的海船不客氣,不怕他們回去後向水師告狀抓你哦?
當然,這種回去告狀的還算倒黴,幸運的人半道就會碰上水師艦隊在海上巡視,有時一道去下一個驛站換防。
就因著水師對過往商船無差彆的維護,這才令百姓對朝廷的信任日益加深,讓越來越多的人都願意出海一搏。
短短三年,海貿便迅速崛起,其貨物吞吐量之巨,海關負責官員最是一清二楚。
尤其是今年年初,大皇子二皇子又帶著大批貨出海了,海關負責人一想,都能估摸出二位殿下能帶回多大利潤。
嘖,海貿利益,恐怖如斯啊。
處理海關是件並不輕鬆的活兒,負責人每天都得查賬核算,問一遍底下人各處情況,生怕哪兒有不對的地方,就算是漏一粒花生米,負責人都得擰著賬本瞅一晚上!
要說負責人今年不過四十,也是戶部出來的,是魏皇早早給他的好太子預備著的下一任尚書人選。
畢竟齊惕守年歲也不輕了,過個幾年也得致仕了,戶部尚書這麼重要的位子,必須得找一個跟魏鈺性子相反的人來擔!
魏鈺手鬆,花錢太大,這戶部尚書的人選就得跟齊惕守一樣是個死守國庫門的鐵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