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薛向鬆為什麼還會回來,以及他在歐洲究竟搞了什麼小動作,其實原因都還挺簡單的。
——原始資本太低。
也可以說是沒有原始資本。
薛向鬆知道白非魚是監視他的人,監視他在外麵的一舉一動,回去後好告訴給賢王。
可他並不在乎這點。
畢竟人都不在大魏了,誰還管回去後會怎麼樣,萬一回不去呢?
反正薛向鬆一開始是真沒打算回去的。
但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
歐洲是個好地方,這裡諸國林立,宗教盛行,三裡就能有一小國,那麵積就跟村鎮一樣,國家跟鬨著玩兒似的。
雖然風俗習慣不同,話也聽不懂,但薛向鬆是真覺得這地方太合適他了。
比當初的南苗還合適!
要知道薛向鬆是乾什麼發家的?就是給人洗腦乾教派發起來的啊。
從前在南苗,因為各種因素,宗教推行或多或少有些限製在,發展起來困難,畢竟上限在那兒。
可是在歐洲!
這裡完全就是宗教的大興之地啊!
大魏說神鬼不存,禁止搗弄,要全力發展科技,但歐洲這些小國卻宗教合法,有些國王甚至還帶頭信教,捧得一教派都在王權之上了!
你說這能不叫薛向鬆興奮了?
他可真是興奮壞了啊。
對於一個腦瓜子聰明的野心家而言,這裡簡直就是資助他野心成長的天然培養皿。
薛向鬆學語言很快,落地不過兩月,他便能迅速掌握當地語言,白非魚比他慢上一拍。
就因為慢了這一拍,所以在薛向鬆搞事的時候,白非魚才沒有及時察覺到異樣,直到船隊上岸開始與人進行正常交易後的第二個月,他才聽當地人說了一個新起教派——天音教的事。
嗬。
彆怪白非魚一聽這教派名就知道咋回事,這要換其他人來,一聽估計也會覺得奇怪。
畢竟在一人名都奇怪彆扭的地方,能指望他們的宗派名連帶著宗派信仰的神鬼人物的名兒能正常??
察覺到薛向鬆搞事後,愛看戲的小白很冷靜,他都沒出手,就隻暗中看著。
這麼個人生地不熟,當地人的信任壓根不多的情況下,他就想看看對方究竟怎麼把天音教做大。
隻能說也是水土不服吧,在白非魚的冷眼旁觀下,天音教確實沒做大。
哪怕薛向鬆本人詭計多端,舌燦蓮花,但文化不同那就有壁啊!
它是真有壁!!
這個連紙都沒有的地方,記錄隻能靠各種動物皮,加之文字方式的兼容性差,很多意思翻譯下來都變了個味兒,靠的基本就是口口相傳。
很多文化寓意就隻有當地人知道,而禁忌喜好這類的,外人沒有跟當地人建立友誼信任之前,人家能貿然告訴你?
又因著這片地方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實在太短,政權變動也頻繁,所以想要了解透當地的文化實在不輕鬆。
薛向鬆一開始想的是走平民路線,從平民中打開路子,讓天音教得以發展。
但後來他卻在平民壓根不接招,對天音教毫不感興趣下,經曆了連番的計策失敗打擊,然後他就終於領悟到了他的錯處在哪兒。
——他不該走平民路線,他應該先往高處使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