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一直咳嗽,最大明顯的表征,就是氣短,中氣不足。”
黃曉東考慮了一下,說道。
“說得不錯,還有呢?”
葉秋白聞言,點點頭,表示對這位同學的認可。
“還有……”
黃曉東似乎有些緊張。
“兒子,就像之前在家給媽看一樣就是了,不用緊張,不用擔心看壞媽媽。這裡有葉老師幫你看著呢!”
黃母也是看出了自己兒子的緊張,於是道。
“氣短是為什麼?”
葉秋白問道。
“氣短是因為虛。”
黃曉東聞言,馬上回答道。
“虛分為很多種,你覺得你媽媽的虛,屬於哪一種?”
葉秋白繼續問道。
這種一問一答的模式,既能讓學生去思考,又能很好的引導學生。
“這個,葉老師,我有點分辨不出來。”
黃曉東撓了撓腦袋,有些不好意思。
“單純從表征來看,對於你來說,是很難看出來是。”
“你家應該是在江城吧,你應該也不經常住在學校,我說得對不對?”
葉秋白問道。
“對,葉老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黃曉東聞言,有些詫異。
“我不是看出來了,隻是猜的。你能這麼快將你媽媽帶過來,說明你家就在江城。”
“既然家在江城,你應該經常回家,你們一家經常吃住都在一起。”
“所以,你應該知道你媽媽的飲食習慣,一個人喜歡吃什麼,一定程度,能反應出來這個人的身體需要什麼。”
“一定程度上,從飲食習慣上,能大致推測一下病人的身體情況。”
葉秋白詳細地解釋道。
“我媽媽平時飲食比較清淡,而且,她很容易上火,但凡吃點火鍋或者油炸的東西,都會嘴唇長泡泡什麼的。”
“這麼說,我媽媽的身體,是需要比較清淡的食物。”
“相對應的,我媽媽的身體,是不是就是比較陽虛亢奮?”
按照著葉秋白的思路去走,黃曉東很快就是有了自己的推測。
“說得不錯,你的推測,是正確的。”
“但是老師也要告訴你,在給病人診斷的時間,不能單純靠這種推測。病人的病症是具有一致性的,你需要從多方麵去證明自己的判斷和推測。”
葉秋白當即又是道。
“謝謝老師,我記住了。”
黃曉東微微點頭,有些感激地道。
“那你綜合說說,治療這種狀況的方法是什麼?”
葉秋白又是問道。
“我這種情況,是屬於慢病,不能用猛藥,是要慢養,調養。”
黃曉東思考了一下,當即說道。
“那你在這張處方紙上,寫下自己的認為可以用到的藥材,寫十種,不用成方。隻要你能寫出其中五種適合用於你母親的病症,老師就算你的考核分數是合格以上。”
葉秋白將紙筆給了黃曉東。
“真的?”
黃曉東聞言,眼神都是亮了一下。
“當然。”
葉秋白聞言,當即回答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