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
頓時引起了吳國眾將士的認同。
國不可一日無主。
如今孫策死了,當務之急,的確是先確定吳國的歸屬權。
否則還未和蜀國交手,吳國內部先亂成一鍋粥,
反倒是不戰自潰了。
這時黃蓋說道:
“主公年紀輕輕便殞命沙場,可惜連個子嗣都沒留下來。”
“按照規矩,該由主公的弟弟——”
“仲謀來繼承皇位。”
“仲謀”就是孫權。
他是孫策最年長的弟弟。
但他如今的年紀,也不過才十三歲而已。
魯肅最先提出異議:
“仲謀不過十三歲,怎能當此大任?”
“你讓一個孩子,如何去麵對蜀國的虎狼之師?”
周餘一開始並沒有發言,
而是在默默的等待時機,
一聽到魯肅主動開團,
他這位東吳二五仔果斷站出來發表意見,帶動節奏:
“子敬說的沒錯。”
“仲謀年紀尚幼,恐怕難當國君之任。”
“若是將吳國交到他的手上,何時能報博孚之仇?”
淩操、淩統兩父子都是急著給孫策報仇雪恨的。
太史慈與孫策也是情同手足,同樣不願拖拖拉拉,恨不得現在就衝到夷陵找張翼拚命。
聽周餘這麼一說,
三個人連連點頭。
“公瑾說的不錯!”
“仲謀年紀還是太小了。”
“讓仲謀來接管吳國,絕非良策!”
黃蓋不由得眯起眼睛,盯著魯肅和周餘問道:
“那依照二位的意思,這吳國該由誰來接管?”
魯肅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選擇拉扯一手: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周餘卻不裝了,直截了當的說道:
“何需從長計議?”
“眼下就有最好的人選!”
他朝著林羽一指,
朗聲說道:
“霸王是我東吳的駙馬,與阿香公主結有姻親。”
“日後若是有了子嗣,那也是皇室的血脈。”
“論實力,霸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論威望,霸王之名響徹寰宇,震古爍今!”
“除他之外,還有人更適合在此危難之際來執掌東吳嗎?”
魯肅早在樊城之戰的時候就被霸王項羽所折服,
因此一聽周餘的話,立即讚同道:
“公瑾所言極是!”
“如今看來,的確唯有霸王最適合接管東吳!”
“也唯有霸王能為吾主報仇雪恨!”
但魯肅雖然同意,
黃蓋卻是吳國老臣。
他早年跟隨孫堅開國,
又一路輔佐孫策,
對孫氏一族忠心耿耿。
林羽雖然是孫尚香的夫君,
從親緣上來講也算是孫氏一族中人,
但他畢竟不姓孫!
老將軍猛地搖頭,皺眉道:
“我覺得不妥!”
“這東吳的君主,還應該姓孫才對!”
周餘一聽,頓時反駁道:
“黃老將軍莫要太過迂腐!”
“眼下當務之急,是為博孚報仇,是讓吳國免受蜀國的侵犯!”
“而不是講究什麼正統!”
魯肅很快就站在了周餘和林羽的這一邊,
也跟著點頭道:
“公瑾說的不錯。”
“如今不該太執著於正統。”
黃蓋卻仍堅持,轉向其他幾位將軍道:
“各位有何看法?”
淩操、淩統和太史慈他們並非是跟隨孫堅開國的將領,
他們本身就是半路加入,
因此對於這吳國君主的出身,不像黃蓋那麼有執念。
淩操的想法很樸素:
“我不管國君姓孫還是姓項!”
“我隻想殺掉張飛報仇雪恨!”
淩統無條件支持老爹的決定,
朗聲道:
“俺也一樣!”
太史慈思考片刻,乾脆提議道:
“不妨這樣。”
“誰殺了蜀國張飛,給主公報了血海深仇,我們就擁立誰為新主,各位以為如何?”
淩操和淩統果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