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現直播帶貨的現金流更穩妥,回款率更快以後,蔣芸就不太關注傳媒業務了。
等到她數錢數累了的時候,終於想起了看一看傳媒業務的周報了。
因為大量作品上線,這些數據有了顯著的提升。
電影票房方麵和預期沒有太大出入。
電視劇方麵卻有不少好消息,首先線下電視台放送的《馬大帥》在各個地方電視台收視率已經連續一周2左右,其中東北地區的平均收視率高達4,這還隻是幾百個地方電視台的數據,這個收視率幾乎算是一個奇跡。
地方有線電視台和上星衛視台的區彆還是很大的,因為地方有線電視台隻能輻射本市,而衛星電視可以覆蓋全國,甚至全球。
大夏51個衛星電視,每一個台的基礎收視率都是5起步,而地方電視台的收視率有0.2就算是爆款了,畢竟地方電視台主要作用就是播報本市的新聞,出了本市就收不到了,
大夏有三百多個地級市,有線電視台輻射人口總數超過4億人,而且受眾多是中老年下沉群體,除此之外還有近五億鄉村收視群體,這部分就占據了電視台收視人群的60,因為他們每天可以花費大量時間在看電視上,
但是因為買不起好的電視劇和節目版權,也都隻能放映一些很落後或者免費版權的電視劇,所以雖然有這個受眾群,卻沒有能夠留住收視率的能力,最終這些受眾還是流向了各大衛星台。
畢竟所有人看電視,都是為了找樂子,自然是哪個節目好看看哪個電視台。
星河的電視劇沒有選擇直接和衛星電視台合作,而是和全國數百個的地方電視台合作,就是為了直接鎖定下沉市場。
同時也因為衛星電視台都看不上星河的電視劇。
畢竟《馬大帥》一沒有熱門演員,二不是熱門題材,完全沒有價值。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一部電視劇如果在地方電視台上搶占了收視率,那麼就一定會影響衛視台,尤其是北方的衛視,連續半個月在黃金時間段收視率穩定下滑3~5個點,很難被注意到。
畢竟1的收視率,可能就意味著分分鐘幾十萬的讚助費用,黃金檔兩個小時,那就每天損失小千萬啊。
衛視都是靠著讚助廣告盈利的,除了部分買斷廣告之外,主要的合作方式就是按照收視率結算,收視率越高,代表著受眾越多,所以廣告商要付的錢就更多。
如果一個節目收視率達到20以上,那麼每往上1,廣告費就會多幾十上百萬。
當年芒果台綜藝大火,收視率跳到30,差點讓廣告商破產。
反而地方台受眾小,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廣告商看中,所以大多數都是買斷廣告,幾千塊錢就能買個十分鐘。
對於衛視台來說,收視率就是錢,平白無故損失了幾個點的收視率,幾乎都能驚動台長。
剛開始還以為是其他友台出爆款節目了,但是查看數據發現,所有衛視台都在掉收視,不是友台,那就隻有下屬地方台了,稍微一查,就發現《馬大帥》的名字高懸在榜單之上。
這是什麼電視劇?從來沒聽說過啊?這個題材也有人喜歡看?
帶著困惑調查了一下後,各大地方衛視,尤其是北方衛視紛紛打電話給星河,想要購買版權。
如果是半個月前,這些衛視來買版權,星河絕對是夾道歡迎,價格優惠。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收視基礎數據。
雖然地方台的數據不多,但是卻很能說明劇的質量。
衛星台買劇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首輪買斷,也就算是全網獨播,價格昂貴,但是如果賭到包括,那收益也高,等首輪台播完,還可以繼續賣給其他電視台,也就是所謂的重播劇,比較出名的就是《西遊記》《還珠格格》之類。
第二種是多家電視台集資買,同時播出,用於一些拿不準的ip。
《馬大帥》已經有了市場基礎,所以衛視們都想買到首輪,那麼就直接進入競價模式。
王世風預測的收視率應該能夠達到15以上,這個收視率在現在互聯網平台衝擊下的電視市場,絕對算是大爆款,要是在二十年前,那就是萬人空巷收視率50以上的國民電視劇。
所以王世風也不太,直接開價2億首輪買斷,價高者得。
50集數,45分鐘一集,按照日播2集情況,一個月時間,每天15的穩定收視率,這個價格不算高。
最後在幾輪叫價後,黑、遼兩家合作用3億了首輪版權。
而且因為《馬大帥》,星河傳媒正式有機會成為各大衛視的合作夥伴。
而其他10部鄉村劇類,最終也都賣了出去,11部劇首輪賣了8億。
《愛情公寓》、《廢柴公寓》、《奮鬥時代》、《京華愛情故事》這四部都市劇是在鳴默平台直接放送的。
這四部就很符合南方衛視的胃口,尤其《愛情公寓》、《廢柴公寓》上線半個月,一個點擊2000,一個點擊1000,其他兩個也都在500點擊左右。
鳴默采用的都是真實點擊,沒有摻水,這四部青春都市劇真實觀眾接近一千萬人次!
這還是因為鳴默平台的用戶粘性不好,雖然日活過億,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短視頻用戶,長視頻用戶總量也不到兩千萬。
如果在oo視頻或者奇異果那種平台,這幾部劇可能已經是當季爆款了。
南方衛視們當機立斷,最後以總價6億買斷了這四部電視劇的二輪播放權限
因為這幾部電視劇已經在平台上更新完了,屬於二輪播放了。
不管觀眾有沒有看完,隻要更新完結就不能算是首輪了。
如果是首輪,估計售價能翻倍。
但是王世風並不看中這個,因為他很清楚,南方衛視們播出這幾部劇以後,前麵肯定會引起大量年輕人關注。
而年輕觀眾和中老年觀眾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習慣了‘多平台’觀看模式,追劇上頭的年輕觀眾肯定會在互聯網上搜索‘資源’,到時候直接引流到鳴默平台。
這些新引流的年輕觀眾們,在消化了這些電視劇以後,星河第二輪作品也更新結束了,那麼這些觀眾會被直接鎖死在鳴默上。
不是作品有多好,而是更新太快了,看不完他們肯定睡不著。
而這些衛視算是給鳴默做了一波專業引流,而且還是‘自費引流’。
這波確實是以前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了。
而且有了上星衛視作為基礎,還有點擊率成績,星河就能開始招商了。
目前星河近百個劇組項目,都是公司全資的,但是並不意味著不會招商,賣廣告招商才是主要營收。
網絡視頻平台的廣告形式,要比電視台更加花哨一些。
《愛情公寓》的招商就分為:
冠名廣告:2000片頭曲片尾曲口播產品植入)
創可貼廣告:1500在播放中的小彈窗,像是創可貼一樣貼在影片下方,可以點擊關閉)
網絡行業指定:1000口播或者台詞中帶讚助企業名字)
混剪中插:1000播放著突然插入硬廣)
前情回顧:500開篇前請回歸口播介紹)
下集預告:500結尾跳過片尾曲預告)
標準口播:200台詞口播)
硬廣口播:300播放著趁著轉場口播)
品牌頭條:500插播時排名第一的品牌)
星聚焦:1000片頭位置強勢曝光,借助明星影響力為品牌集中吸粉。以星聚焦第一時間觸達全部用戶,搶先吸睛。)
光是廣告《愛情公寓》就直接能夠招標8500,而且這還是在這部電視劇沒有大火的情況下。
如果這部電視劇大火,第二部招標直接就會翻個幾倍。
畢竟不能比賣首輪播放便宜啊,如果有土豪願意獨家讚助,王世風大概會直接給個友情價,5億。
這四部的招標書剛一發布,就有無數廣告商來詢價。
看到王世風的招標價格後,又大罵不識好歹,畢竟都是一群沒有名氣的新人演員,劇本也不是著名ip,憑什麼獅子大開口,直接就按照a級招商坑錢啊。
他們準備等衛星台首播後看看收視率再談合作。
但是首播收視率出來之後,他們直接腸子悔青了。
原本8500能解決的事情,硬生生的被抬到了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