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今賀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還是穩妥點好。”
反正今後他的人生規劃是下海從商,整個八十年代,他對省內的各種訊息還更熟悉,沒有必要現在就非得去京城。
兩人達成一致,之後填誌願的時候,便一個填報了省大的化學係,一個填報了哲學係。
宋子瑤填哲學係倒也不是因為多喜歡多有興趣,純粹就是覺得學哲學有逼格。
跟宋子瑤和譚今賀一樣填省大的還有王一光和譚學鬆。
分數最高的陳默本來也想填省大,卻被下來慰問他的縣領導和市領導雙雙給阻止了。
縣領導和市領導都建議他報考京大。
能去更高的學府,當然更好,陳默隻是因為膽子小不敢報罷了。
最後在領導們的鼓勵下,最終還是填報了京大。
這一屆的高考比較特殊,考生是可以填報中專的。比如文雪和石長江,就夠到了中專的分數線。
兩人都填了本市的一個中專。
孟晶和隊上的譚小芙報了省師範,周曙光和石磊則報的大專。
二月中旬,錄取通知書陸續下來了。
先是陳默,被京大錄取。
本地的領導們又一次來看望他,這次還有報紙來采訪。
拍了陳默的一張照片,戴著個眼鏡呆愣愣的,被刊登在了報紙上。
就連譚友平都被領導好一通表揚。
接下來是宋子瑤、譚今賀,以及譚學鬆,都被省大錄取。
隻不過,原本報哲學係的宋子瑤,和報醫學的譚學鬆,都變成了經濟學。
宋子瑤:“......”
譚學鬆:“沒關係的嬸嬸,經濟學應該是教人怎麼掙錢吧,也挺好的。”
宋子瑤看了眼譚學鬆,沒有多說。
她也沒讀過大學,了解的不多。
但知道肯定不會是像譚學鬆理解的那樣。
王一光考上的專業也不是他自己填報的文學係,而是跑到考古去了。
不過到底是被錄取上了,雖有小小的不滿意,但更多的還是開心。
其餘人考上的還有譚小芙和孟晶,周曙光。
石磊落榜。
中專裡,文雪考上了,但石長江沒錄取上。
這一算,勝利大隊考上大學的就有八個。
這個數字閃瞎了眾人的眼。
方圓百裡內考上大學的人,加起來也沒有勝利大隊的多!
這其中,尤以譚友良家最風光。
他一家就出了三個大學生啊!
周開蓮高興得心都快跳出來了,咧著的嘴巴怎麼也合不攏。
她換上新衣新鞋,抬頭挺胸地出了門,在大隊溜達起來,不放過每一個有人的角落。
老遠,便能聽到她震耳欲聾的笑聲。
“哈哈哈哈哈沒錯,三個大學生!”
“嗨,我們老譚家的老祖宗就是古代的舉人,這些子孫後代啊,也是有點祖傳的讀書天分的。”
“嗯,可不,大學畢業就分配城裡的工作,當國家乾部。”
“哎,話也不能這麼說,你家的小子雖然沒考上,但好歹也.....參與了不是?”
“......”
本以為周開蓮在全大隊巡回似的炫耀一遍就到頭了。
沒想到,悶不吭聲的譚友良,請回了一支鑼鼓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