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的金軍士兵,那是成片成片地倒。
這效果比砸石頭塊要好多了。
不過震天雷的數量有限。
而此時,金軍也開始將拋石機的石頭換成能爆炸的鐵火炮!
沒錯,金軍也有。
金軍的這些裝備來源有兩處:
一、被他們滅掉的遼國。
遼東一直是產鐵礦的地方,遼國可不是純遊牧民族,它的遊牧民族和漢族結合的國家,是半遊牧半封建帝國。
遼國曾經也有相當一部分漢人工匠精通工藝,後來被金國照單全收。
二、大宋朝北部三個軍事重鎮。
北宋為了防禦遼國,在河東、河北兩路設置了一係列的軍事防禦。
三鎮主要指太原、河間、中山。
靖康元年年末,也就是此時,金軍攻陷三鎮,得到了大部分宋軍火器,再由工匠模仿製造。
卻見金軍的鐵火炮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度,朝宋軍城頭壓去。
砰砰砰……
砸在城頭後發生爆炸,在宋軍人群中形成了一片恐怖的殺傷力。
慘叫聲此起彼伏,原本結陣正在反擊雲梯上的金軍的宋軍士兵被炸傷倒地,出現一大片驚恐。
周圍的宋軍士兵立刻上前去填補空缺出來的防禦。
宋軍表現出了英勇而頑強的精神。
說到底,大家已經沒有退路了,金人都已經打到家門口,退一步,金人進城,必然屠城,會死很多人。
誰都不敢保證被殺的會不會有自己的家人。
在這種時候,反倒激起了大家的血氣。
再加上皇帝各種操作,宋軍士氣十足。
可二十幾門雲梯,橫向展開足足有一百多米寬了,無數的金軍往上爬,城牆上爬滿了金軍士兵。
金軍士兵被消滅的速度,跟不上他們補上來的速度。
眼看已經越來越多金軍士兵要爬上來,而金人的鐵火炮又持續砸來。
張伯奮喊道:“猛火油搬上來!”
卻見後麵一個個士兵每人手裡提著一個櫃子,前麵的宋軍快速給他們讓出位置,旁邊的步兵則舉著盾牌,護著他們。
那些櫃子就是猛火油櫃,北宋的火器之一。
東羅馬帝國在海戰中最引以為傲的是希臘火,也就是船頭噴出火焰燃燒敵人的船。
這東西在大宋朝其實也有,而且比東羅馬帝國的更牛逼。
它隻是一個小櫃子,單人就可以擰起來,非常方便攜帶。
而且設計得非常科學,利用空氣壓縮的原理,和後世噴火裝置是一個原理。
隻見宋軍士兵手中那猛火油櫃,管上橫置唧筒(原始活塞機械),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3斤左右。
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
那個士兵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使火樓體內形成高溫區,同時通過傳導,預熱油缸前的噴油通道形成預熱區。
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油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從火樓噴口噴出烈焰。
立刻就形若火龍!
剛剛爬上來的一個金軍士兵瞬間被這火龍給吞沒,慘叫一聲栽倒下去。
那宋軍士兵往後一抽拉,櫃內便開始吸油,再往前一推,又開始噴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