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去成功學大師那裡聽演講,一般他們把音響開到最大。
為什麼?
巨大的聲音可以瞬間驅逐人腦中的想法,使得人無法正常思考。
所以,你說你跑到戰場上去,一邊衝擊,一邊深度思考人生,大概率是扯淡,除非你是完全體的嶽飛或者霍去病。
普通人連理性控製自己的行為都做不到。
隻有通過多次訓練,且經常上戰場,反複訓練,久經沙場的老兵,才能在戰場上得到正常的反應能力,儘最大可能減小戰場帶來的應激反應。
除此之外,都是靠肌肉記憶和本能在殺人了。
顯然,此時此刻的宋軍,還不具備這樣的特質。
而久經沙場的金軍精銳卻具備,這就是軍隊實力差距之一。
而且是不能不麵對的差距。
兀術的鐵浮屠開始披甲,拐子馬也開始披甲。
拐子馬也披鐵甲,不過拐子馬的鐵甲遠沒有鐵浮屠重。
拐子馬屬於輕騎兵或者中型騎兵,以其強大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作戰。
金人將輕騎兵和中型騎兵應用到了中國古代冷兵器的極限。
例如有女真戰神之稱的完顏婁室,他便以拐子馬,從遼東一路橫掃大半個中國,打到西北,一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
其戰術之凶悍、銳利,連金兀術也甘拜下風。
如果一定要比一比,巔峰時期的金軍騎兵,與巔峰時期的蒙古騎兵對衝,可能同等規模的蒙古騎兵,未必是金軍的對手。
等3000拐子馬披甲完畢,500鐵浮屠也披甲完畢,兀術命韓常統領完顏宗敏統帥鐵浮屠,又命韓常領拐子馬,速速切斷宋軍歸路。
此時,在左翼衝擊潰散的金軍,在雪地裡奔逃,擴散到方圓幾裡。
宋軍的衝擊障礙幾乎沒有了。
但是張伯奮卻沒有打算繼續追,畢竟皇帝陛下有令,擊潰部分敵人,給敵人製造恐慌即可,不要戀戰。
宋軍和金軍野戰戰鬥能力差距還非常大,人家身經百戰,宋軍也就去年經曆了戰場洗禮,這不是靠一腔熱血就能填平的。
張伯奮開始吹集結的號角。
前麵的金軍潰散規模越來越大,許多人甚至連軍需都不要了,調頭就跑。
左翼大軍如同退去的潮水。
周圍的宋軍一聽張伯奮吹起號角,也都拿出來開始吹號角。
這是他們約定的及時撤退信號。
擔心衝擊起來,隊形無法控製,有的人衝太遠,所以約定隻要聽到號角聲,其他人立刻開始吹號角,然後集結。
號角聲響起一刻鐘的時間,大部分宋軍都重新集結在一起。
還有少部分可能已經衝擊得徹底無法控製自己了,嗨過頭,沒有再回來。
這個時候,張伯奮當機立斷,下令往回。
於是,宋軍便又往回,將跑在後麵的金軍衝殺了一遍。
此時,韓常的拐子馬已經大規模逼近。
當韓常到左翼的時候,地上屍橫遍野,軍需亂了一地。
雪地裡還有沒有死透的金軍士兵,他們淒慘地叫著。
甚者有腿被砍斷的,在雪地裡爬。
而雪地裡還有許多人被踩得血肉模糊。
遠處的金軍還在潰逃。
韓常帶著拐子馬快速沿著宋軍鐵蹄輪廓的方向衝過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