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便看到趙官家的身影,趙官家身邊跟著剛剛官複原職的刑部尚書秦檜,還有康王趙構,以及京畿路轉運使李光。
他們向文德殿走來。
唐恪行禮道:“臣參見官家。”
“是唐相公來了,走,進去說。”
唐恪心中一百個疑惑。
自從靖康元年十月,他因主和被罷了宰相的職位,便賦閒在家。
其實他心中還是一直在等待皇帝再次傳召的,但一年多,沒有任何動靜,他以為皇帝已經徹底忘了自己。
沒想到今日奏疏一封後,立刻得到皇帝傳召。
見唐恪來了,秦檜心裡琢磨著,唐恪是議和派的骨乾,為何今日突然得意進宮麵聖,莫非官家有主和意願?
議和是不可能議和的。
弱國無外交。
弱勢的一方,是不可能主動提議和的,否則對方會認為你扛不住了。
好不容易把局麵扛到這一步,這個戰果,很快應該就會傳到燕京,然後傳回上京。
金國朝堂內部必然會引起一場空前的政治地震。
這個時候大宋主動提議和?
正在鬱悶的宗翰恐怕做夢都會笑醒。
讓第三次宋金之戰的戰果,先在金國朝堂消化一下吧。
下棋不能急,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是該安靜地看對手打算怎麼走了。
這叫讓子彈飛一會兒。
至於這個空窗期嘛,當然是改進統計陣亡數字,準備撫恤金,安撫前線,調集糧食,鞏固戰防,隨時應對金軍卷土重來。
不過,關於一些議和的聲音,趙寧這一次,卻不打算強行壓製。
為什麼?
這是一種政治謀略,叫做模糊戰略。
模糊戰略是21世紀大國博弈中最常用的一種戰略。
這種戰略就跟渣男騙妹子一樣,或者跟綠茶玩弄男子一樣,不表態,吊著你。
此次戰爭後,金國一定會派人來探查大宋朝堂接下來對戰爭的聲音。
如果他們發現大宋朝全部是主戰派,一個個擼起袖子,恨不得立刻就衝到北邊去把金國滅了,這必然會引起金國朝堂主戰派持續占據優勢,掐死了金國朝堂主和派的路子。
此乃匹夫之勇,非謀國者之智也。
但是,在大宋內部,卻絕不能讓主和派掌權,尤其是軍政,否則必然消極怠工。
在這種戰略中間,找到微妙的平衡,就是趙寧需要的。
模糊的戰略,給金國看看,讓金國朝堂內部自己陷入爭論中。
唐恪進了文德殿後,趙寧讓其他人先退下,隻剩下唐恪。
“你的奏疏,朕看完了。”
趙寧言簡意賅:“朕回答你的奏疏,朕不會遷都長安,關中凋敝,東南富足,這已是眼下定局,若是進入關中,等同放棄淮東,萬萬不可取。”
唐恪說道:“但東線無險可守。”
“軍政機要,你以後不必過多過問,朕會安排人處置。”
“陛下……”
“朕找你來,有其他事交給你。”
“請陛下明示。”
“朕要你去荊湖北路做轉運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