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趙鼎有些錯愕。
趙寧想了片刻,說道:“朕要定個大的目標,任何一個階段要做的事,都是為了這個大目標,新政的開啟,是需要一個大目標的。”
趙鼎被皇帝這句話說得愣了一下。
趙寧看著金國地圖,又看了看西夏地圖。
“陛下的目標,自然是抗金。”
“若是要滅金呢?”
“這……”
趙鼎有些遲疑,滅金這種事,恐怕朝堂上下沒有人想過。
畢竟大宋朝跟遼國對峙了一百多年也沒能滅遼,而現在金國展現出來的勢力實在強悍。
“趙相公遲疑了,朕就來定下這個目標,滅金!”
趙鼎沒有激動,反而是感覺壓力很大,如果目標定出超出實際能力範圍,就隻是空談了。
大宋一百多年,連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收回來。
“滅金是大目標,朕再來定一個十年計劃,十年計劃的目標,將宋金之戰拖入持久戰,先滅西夏,如何?”
“陛下聖明,若是要滅金,必然先滅西夏。”
“我們現在與西夏是盟國,此事不可張揚,先與西夏建立鞏固的關係,將與金國的戰事拖入持久戰,等解決完大宋自己的問題,再滅西夏。”
“西夏一滅,從西北出關,聯合草原蒙兀人,從西線對金國形成掣肘之勢,到時候,讓金國嘗試兩線作戰的滋味!”
趙官家看著地圖,有些出神:“隻是這個十年計劃,牽涉的東西太多,今日的京畿路新農政隻是其中一點。”
“其一、新官學,建立一套上傳下達快速的官僚體係,加強大宋的動員體係。”
“其二、新大學,給新政、前線,不斷輸送新的人才。”
“其三、格物院,招攬天下奇才,研製火藥、農肥等有事半功倍之效的物品,以目前的農田產量,還有提升的空間,朕物色的人才,已經在來京的路上。”
“其四、鹽鐵局改製也不得不提上日程。”
“其五、十年計劃中,抗金、滅夏,最重要的還是糧食的持續供給,北方荒蕪,後勤吃力。”
趙官家看了一眼趙鼎,用深沉的語氣說道:“所以,新農政,可能是一場腥風血雨,卿要做那個王介甫了!”
趙鼎全身一顫,臉色有些發白,額頭有些冒汗,但依然還是用堅定的語氣說道:“臣明白,陛下知遇之恩,臣萬死不辭!”
王安石變法失敗再先,引起的爭議到現在都還沒有消停,甚至很多人將大宋衰弱責怪到王安石變法。
現在趙官家又準備公開開始新政了,誰的壓力最大?
除了皇帝,當然是宰相的壓力最大。
這屆宰相不好當啊!
現在是噴陳東,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開始噴趙鼎。
靖康三年六月初一,東京日報開始抽調人手,分彆往京畿路東輔拱州、西輔鄭州、南輔穎昌、北輔澶州。
京畿四輔是拱衛京師的要地,也是重中之重。
也是在同一日,皇城司各指揮使也進入到四輔之地。
六月初二,軍政院發出調兵令,由趙官家最後簽署,以平定匪患為由,往四輔再各增兵一萬。
同一天,政事堂出台《京畿路商人惠澤條例》,對各州府大商人給出鹽引、茶引優惠政策,四輔重商連夜抵達京師,在政事堂拜見宰相。
也是在同一天,京畿路轉運司衙門以馬上要收夏稅為由,召集了以往所有收農稅的吏員,對吏員的俸祿發放、福利政策,進行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並且推出了《京畿路吏員條則》,吏員可以入新官學,接受教學,通過考試,可以升為官員。
這是一次對吏員改製的試探。
大宋朝有官弱吏強的毛病,許多具體執行的事物都必須由吏員來執行,但吏員往往被官員瞧不起。
這種矛盾其實對於朝廷行政執行有很大的損耗,例如第三次宋金之戰爆發之初,京東東路吏員罷工,原因是拖欠俸祿。
吏員對朝廷沒有歸屬感,純粹就是拿錢辦事。
而京畿路的這次試探性吏改,就是為了提高吏員的待遇,並且打通吏員上升的通道,讓吏員徹底融入到官僚體係中來。
六月初六,農政司大司農陳東向朝廷提報《京畿路新農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