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詭異,在場的心裡其實都有數。
最近用新貨幣的傳聞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傳出來的,據說還引起了上層的激烈爭論。
主要集中在當今大理國君主段正嚴和權傾朝野的相國高量成之間。
段正嚴願意接受大宋朝的交鈔,而相國高量成堅決反對。
於是快速形成兩股政治勢力,相互之間關於這一件事發表了各自的政治觀點。
段氏以及下麵的人認為,大理國隨著與大宋貿易日漸繁盛,國內商品產量劇增,但是隨著大宋對貨幣的更新迭代,流入進來的銅錢數量卻在極具減少。
大理國內部出現大規模缺銅錢的現象。
這嚴重阻礙了大理國內部的貿易。
段正興提出來的這個案子,明顯就是貨幣問題。
這個案子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用腳指甲都知道,這位太子是故意的。
段正興繼續說道:“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大宋的交鈔,這樣可以緩和我國貨幣的急缺。”
“太子殿下未免想當然了一些。”文鬆毫不客氣地說道。
“文尚書此話怎講?”
“我大理國自古有自己的貨幣。”
“現在大理用的銅錢大部分來自大宋。”
“那也不能隨意用交鈔。”
“文尚書可否說明原因?”
文鬆說道:“交鈔容易損壞。”
“那大宋是如何解決的呢?”段正興問道。
“大宋如何解決的,我不知道。”
這時方正言說道:“是否用交鈔,還需要再商酌,也全憑貴國意願,不過我還是可以說明一番,大宋是如何解決交鈔損壞的問題的。”
段正興說道:“還請天使賜教。”
“隻要有損壞的交鈔,民眾可以拿到銀行去等額兌換新的。”
“這……”周圍立刻議論起來。
文鬆說道:“民眾若是隻拿一張交鈔的一小部分去交換,豈不是我將好幾張交鈔撕開,可以兌換好幾份?”
“自然是不行,兌換的舊鈔至少要大於一半。”
“會不會有假鈔呢?”
“有,所以要學會識彆。”
“那民眾若不會識彆呢?”
“銅錢民眾就一定能識彆真假?”方正言笑道:“再說,若是民眾不會吃飯,您是否還要教民眾吃飯呢?”
被方正言這麼一說,文鬆雖然生氣,但不敢當場發作。
畢竟方正言是天朝上國的官員,代表的是大宋的趙官家。
文鬆對段正嚴說道:“陛下,交鈔存在諸多問題,不宜在大理國使用。”
太子段正興說道:“並無問題,我覺得完全可以。”
這時,其餘人也紛紛出列:“陛下,絕不可輕易用交鈔。”
另一撥人則出列說道:“陛下,交鈔可以解決我國目前的商貿難處,應該推行。”
“陛下!絕對不可啊!”
“陛下!應該立刻推行!”
一邊的張邦昌和方正言在看好戲。
看來大理國的朝堂和大宋朝沒啥本質區彆。
這時,相國高量成出列,他說道:“交鈔還有諸多問題,不可隨意在我大理國內推行,陛下,這件事就不要再商議了。”
高量成出來,張邦昌一顆懸著的心就放下來了。
就在等你出來說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