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暗的燈光下,李寶、李堃、蒲桑原等人聚集在這裡。
“這張圖準確嗎?”李堃問道。
“絕對準確。”蒲羅新說道,“這可是下官多年在海上航行,收集了多方商人的情報繪製而成。”
他指著麻逸說道:“麻逸菲律賓中部)到渤泥國的航線是從這裡走,這一帶可以看到許多大宋商船,還有渤泥國和三佛齊的商船,從麻逸到渤泥,大約四十日可以抵達,從渤泥到三佛齊,三十日之內可以抵達。”
這些在現在民間出版的《南海諸國誌》裡其實有記載,無論是趙寧穿越過來的這個時代,還是正史上,都有比較明確的記載。
不過蒲羅新說道:“走渤泥國,是為了我們能夠設立一條退路,萬一在淩牙門和林加失誤,我們可以退居渤泥國休養生息。”
他又指著另一個地方說道:“這裡是古暹國馬來西亞瓜拉龍運),在林加以北八百裡,也有來自廣州府的宋人到此買賣,也可以作為我們的退路之一,缺點是它距離林加太近,敵人很容易就追上來。”
李寶盯著這份海圖出神,他開始陷入沉思中。
李堃則說道:“渤泥國臣屬於三佛齊,那我們得先打掉渤泥國才行,否則一旦我們深入淩牙門,渤泥國從後麵偷襲,就不妙了。”
“下官倒是有個主意。”蒲羅新說道,“讓戰船群停靠在無人發現的岸邊,派一艘船在渤泥國海港靠岸,補充一些必要的水、蔬菜和水果,將那裡變成我們退路據點。”
李堃說道:“這樣也行。”
“不,這不是最佳戰術。”李寶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古暹國與三佛齊是什麼關係?”
蒲羅新說道:“古暹國也是三佛齊的附屬國。”
“既然如此,這就好辦了。”李寶臉上露出笑容來,“你說古暹國距離三佛齊隻有八百裡?”
“是的,從古暹國到林加,隻需要半個月時間。”
李寶站起來,他一隻手扶著搖搖晃晃的燭燈,昏暗的燈光下,他的麵目棱角分明,目光明亮。
“渤泥國的實力如何?”
“渤泥國軍備實力偏弱,在這個地方,他們的首都,總人口不過萬人,主要產龍腦香,與三佛齊和大宋都有貿易往來,去往大宋,必經北邊的麻逸,最強的還是三佛齊,這大片海域,還有這些陸地,全部都是三佛齊的,他們軍備強大,各國都願意臣服。”
李寶說道:“如此甚好,便派兩艘戰船去渤泥國,找個借口,向渤泥國開戰,讓渤泥國去三佛齊求援,三佛齊如果不發兵,我們就拿渤泥港做補給據點。”
“如果三佛齊發兵呢?”
李寶指著古暹國說道:“我們的主力先抵達這裡,在這裡再補充一部分水、蔬菜和水果,如果三佛齊發兵支援渤泥國,我們就趁機打古暹國,古暹國必然也向三佛齊求援,三佛齊若是再發兵支援古暹國,我們則繞開三佛齊大軍,從古暹國南下林加。”
李堃一聽下來,立刻明白了。
李寶是要借這個機會,將三佛齊分兩路兵出來。
李堃忍不住問道:“三佛齊會支援嗎?”
“三佛齊到現在還不知道我們的目的,更不知道我們來了多少兵力,他的附屬國向他求援,為了維持威望,不可能不支援。”
眾人看著李寶,不由得有些驚訝和激動。
“我覺得可以先這樣定。”李堃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