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既能打仗,也通曉內政,他用大宋的模板來測算金國,卻有偏差。
他自然也不可能相信金兀術會派二十萬大軍來。
這無疑給了陰山防線巨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因為不知曉敵人具體數量,宋軍反而還保持著高昂的戰鬥力。
六月十九日,韓常與王伯龍在黃河之畔會師。
金軍主力全部集結在了安北城外,號稱四十萬大軍。
此時站在安被城外眺望過去,延綿起伏的營帳,如同大海的波濤,一眼真的望不到儘頭了。
六月十九日傍晚,金軍的使者劉善進入安北城。
在諸多宋將麵前,劉善頗為囂張地說道:“宋國擅自侵占大金國領土,今大金天子遣四十萬大軍西來,四方蠻夷已俯首,宋軍若能識趣投降,天子可重賞諸位,封侯拜相,豈不美哉!”
他這話無疑激起了諸多宋軍的怒火,一個個站起來恨不得當場將劉善群毆致死。
最後虞允文還是放他走了。
接下來兩日,宋軍斥候收集到的情報顯示,金軍數量之多,遠超他的預估。
六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天剛剛亮,城外傳來震天動地的戰鼓聲。
安北城的四麵,被金軍圍得水泄不通。
四十台重砲陳列在城東,數不清的鵝車、洞子被陳列在大軍前。
西南北三麵城牆下,聚集了無數鐵甲步兵、弓箭手和弩箭手。
上午九點的時候金人發動了對安北城的進攻。
四十台重砲發出憤怒的嘶吼,巨大的石頭向剛剛修補好的安北城城牆砸去。
城頭也響起了密集的火炮聲。
在雙方交戰半個時辰後,安北城的城牆崩塌下去。
宋軍被迫提前轉移了火炮。
轟塌安北城的城牆後,金軍並未急著進攻,而是在城外造勢,企圖對宋軍進一步進行心理施壓。
這還遠遠沒有結束,金軍還在西南北三麵城牆展開了密集的遠程進攻。
一片片橫向兩裡的箭雨拔地而起,在地上留下移動的影子,朝城頭衝去,似暴雨一樣衝擊在城頭和城內。
這樣可怕的場麵,同時在西南北三麵上演。
宋軍也予以同樣的還擊,密集的箭雨從城頭傾瀉而來,還有鐵炮,在金軍的軍陣中撕出一條條血痕。
甚至三麵城頭都各擺了十架八牛床子弩,那些箭雨竟然飛落到金軍的主力軍陣中,衝刷在鐵甲步兵的隊伍,發出金屬衝擊的鏗鏘之鳴。
這樣的場景,雙方又對峙了半個時辰,幾乎用完了所有的箭矢,以及遠程的普通投石機的炮彈。
顯然,金軍要不惜一切代價踏平這座黃河邊上的要塞。
而宋軍,誓死要將金軍的進攻遏製在這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