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趙官家通過某年某月某日金人往雲中多運了幾車糧食,就敢斷定他金兀術押了二十萬大軍到陰山?
連蠢豬都不會這麼兒戲。
兀術絕不相信趙官家能提前知道,並且采取一場針對陰山的軍事行動。
兀術繼續說道:“就算大宋的細作偵查到了蛛絲馬跡,也不可能輕易斷定,更不會輕易調兵去遼東,調兵不是那麼簡單的。”
“除非……”韓鐸欲言又止。
氣氛變得詭異。
除非一開始就知曉這場軍事行動的那幾個人透露了消息。
“你的話是猜測,是假設趙官家知道我們在陰山押大軍,這都是假設,即便趙官家知道我們要打陰山,也不會想到本王會出動二十萬大軍。”兀術的語氣有些發冷。
“而且嶽飛部精銳支援遼東,也是假設,是不是嶽飛部精銳支援遼東,尚且無法查證,軍中豈能戲言?”兀術陰沉著臉,“若是都如此戲言,以後每一仗,下麵的人都如此戲言,豈不荒唐?”
又是一陣沉默,韓鐸說道:“如果不是嶽飛部支援,宋廷又沒有大兵團支援,遼東短時間內敗下來,說不通。”
今天眾人仿佛都惜字如金了一樣。
關鍵的這一環就是遼東。
解釋不通!
最大的可能還真就是河北的神武軍,去支援遼東的龍衛軍。
兀術繼續說道:“即便是嶽飛部去了遼東,也無法說明這是趙官家對陰山之戰的圍魏救趙,也可能是巧合。”
“那河北嶽飛部主動北上,卻跟我們采取避而不戰的戰術呢?這個行為很反常!”
韓鐸最後這個問題,直接將強裝鎮定的金兀術破防了。
任何事都有動機。
遼東突然反轉,河北嶽飛部突然北上,這兩件同時發生的事情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是趙官家主動為之。
那趙官家因何主動采取這樣的行為?
他吃飽了撐著?
兀術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這件事的原因暫時議論到這裡,都說說接下來怎麼辦?”
“必須立刻支援遼東。”烏延蒲盧渾堅定地說道,“不能再等半刻。”
“從哪裡調集兵馬?”韓鐸問道。
“從雲中!”烏延蒲盧渾說道。
“不可,韓常前日還送來多封捷報,這個關鍵時刻絕不能撤兵!”
眾人又開始沉默。
“隻有一個辦法。”韓鐸說道。
“什麼辦法?”
韓鐸說道:“遼東先支撐一個月,雲中戰局快要結束了,再從雲中折返精銳回遼東。”
“從雲中到遼東,有一千多裡,行軍要近一個月,除非全部是騎兵,能在十天之內抵達。”
兀術又問道:“遼東守備如果全部征集,可以征調多少人?”
“能征調出五萬人馬,但是精銳不多。”
“能守多久?”
蒲察石家奴說道:“一個月沒有問題,畢竟宋軍也麵臨深入之後的糧草問題。”
兀術想了一下,說道:“再支撐一個月,給韓常發一份急報,讓他八月十五日之前徹底掃平宋軍在河南地所有勢力!”
便在兀術剛下定決心的時候,外麵突然傳來聲音:“報!殿下,朝廷欽差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