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小會兒,大臣們意識到趙官家的話說完了,連忙齊聲道:“陛下聖明,天佑我大宋永昌。”
“帶金使下去歇息吧,好好款待。”
“是。”
說完,趙官家便起身離去。
群臣的心也安定下來。
趙官家仿佛什麼都沒說,但其實已經說得夠多了。
甚至當場表達了同意議和,隻是委婉地表達。
這就是所謂的小事當眾說,大事私下說。
議和大事,當然不能當中說。
當中說,陷入雙方提條件的細節裡,豈不是亂了套?
皇帝帶著帝國的宰相和百官,跟金國使者商議議和細節,皇帝一言九鼎,當眾商議這種事說出來的話是沒有回旋餘地的。
所以,接下來的一頓操作就明朗化了。
大臣們派專門的人談細節,談到趙寧滿意為止。
最後趙官家在以蒼生為重,答應議和,雙方簽訂契約,基本上也就完成了。
卻說在大殿內覲見完後,完顏烏達補被帶下去遊玩起汴京城。
完顏烏達補一眾人立刻被汴京的繁華吸引得樂不思金了。
那金國上京之地,原本是邊荒小城,金國立國後,遷移了遼國人口、大宋河北人口過去。
又強令大量工匠前往,短時間內催出一個大城。
但是論格局、建築、經濟、文化、娛樂之昌盛,連汴京的一個零頭恐怕都比不上。
如今的汴京城,總人口早已超過兩百萬,城外擴建了新城,新城還專門設立了各個職能的市場,為吸納全國各地商品做準備。
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的渡口,十年內翻了好幾倍。
三月二十一日,就在金使遊汴京的時候,張浚回到了京師。
張浚抵達京畿路的時候,消息當天就傳到了東京,引起了極大的震驚。
所有人都很驚訝:張浚回東京了?
張浚回東京,意味著造反的謠言不攻自破。
但還是很多人不相信,認為張浚回東京就是謠言,之前沒有任何消息表示張浚要回來。
直到三月二十二日,張浚抵達東京城的消息確認,大多數人才相信,張浚確實回來了。
那麼,看來造反確實是謠言。
這一日傍晚,秦檜回到府中,王氏為他更衣,順口說道:“聽聞張浚回京了?”
“回來了。”
王氏說道:“前些日,你是不是提到要派人挑撥張浚和朝廷的?”
“是啊。”秦檜倒是直言不諱。
事實上,他在動手做許多事情之前,都會跟王氏說。
王氏最大的優點是心思縝密。
她派人在宋金邊境做了多年買賣,至今沒有被人抓到把柄。
至少到現在,還沒有人拿出證據。
“現在張浚回來了,這個挑撥豈不是無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