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嶽飛部撤出虎思斡耳朵城。
八月下旬,嶽飛聯絡到李彥仙,集結了分散的宋軍,在天山最西端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整頓了陵墓後,開始撤軍。
李彥仙說道:“鵬舉,這契丹人,咱不滅了?”
“遼國現在是國力正盛之時,耶律大石非一般人,陛下隻想保證高昌的穩定和絲路的暢通,暫時不準備和遼國魚死網破。”
李彥仙點了點頭,又說道:“遼軍戰力不俗,我遇到的那一支,比金軍不遑多讓。”
“先回去養精蓄銳,等待朝廷的旨意。”
九月初,宋軍返回北庭城。
嶽飛立刻派人十萬火急將宋遼天山協議的協定往汴京送。
這意味著,西北的商人,現在可以放心大膽地將商品往西域運輸了。
更意味著,趙寧可以放心大膽地往西域投放銀幣,打通商業。
此時更重要的是,從高昌挖出來的火硝數量,震驚了工部。
一封又一封彙報送到汴京,據說工部的人在開采現場寫彙報的時候,握筆的手都在發抖。
具體到底挖出了多少火硝,還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數據。
但至少能讓目前大宋整個火器營編製翻五倍的量了。
汴京城的火藥坊日夜不停地在加工,一刻也沒有聽過。
九月底,汴京已經寒風瑟瑟。
趙寧裹著一身厚厚的長衣,剛出了宮門,便聽到傳令兵急匆匆趕來:北庭急報!北庭急報!
急報直接就送到了趙寧的手中,看完之後,他露出了笑容:“好!看來嶽飛這一趟走得值!”
其實相比絲路,趙寧更緊張高昌的火硝礦。
要知道,火硝礦可不是在高昌城內。
如果耶律大石不妥協,執意要出兵打高昌,是可以快速攻擊火硝礦場的,這種露天的礦場,對方要突襲,很難防禦。
現在西遼同意議和,火硝礦場是穩定住了。
“去將這份急報送到政事堂,交給趙相公,讓他們安排後續。”
“是。”
趙寧則乘坐馬車,前往格物院。
“爹爹,何事讓您如何開心?”問話的是五皇子趙淳。
“天上以北的廣袤牧場現在都是大宋的了,北庭都護府穩住了,你說爹爹能不開心嗎?”
“這對大宋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很多,以後你就知道了。”趙寧拍了拍趙淳的小腦袋,“走,你不是天天嚷嚷著要去格物院看看最新的火器嗎?”
“最新的火器到底是什麼?”趙淳眨巴眨巴大眼睛,好奇地問道。
“去了你就知道了。”
很快,馬車在格物院前停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