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誇張的是上京的布匹價格,從原來的0.2貫每匹,突然漲到了一貫每匹。
這可是布匹,而不是絲綢。
古代老百姓的生活基礎是什麼?
是吃和穿。
趙寧立刻叫來錢喻清,他問道:“截至目前,輸入金國的銅錢和銀幣有多少了?”
“回稟陛下,貨幣總量已經達到五千萬貫,主要以銀幣為主。”
難怪金國的物價漲得這麼凶殘!
才一年的時間,竟然往金國輸入了五千萬貫!
大宋這一年就是在買買買!
按照這個節奏下去,是要將大半個金國買下來?
而根據完顏昌的情報,金國內部無數人都沉迷在發財的美夢中。
據說上京一家酒樓的小廝,都會跑去青樓快活一轉,然後給青樓歌伎小費。
一句話:上京已經快被貨幣淹沒了。
按照經濟學原理,貨幣催生繁榮,適當的通脹是經濟健康發展的表現。
可是,貨幣從來就是惡魔。
它所蘊含的法則之力,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阻擋它、控製它。
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皇帝,在它麵前,也得乖乖研究它的運行規律,借用它的規律去發展經濟。
現在的金國,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貨幣。
但這個貨幣流入金國的規律,和大宋印刷交鈔流入民間的規律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宋印刷交鈔通過興修水泥路和新城,將相當一部分貨幣釋放到了工人手裡。
而金人獲得銀幣,是通過高價賣商品給宋人。
誰有商品呢?
或者說,宋人出高價購買,誰會賣給宋人呢?
金國普通老百姓肯定也想賣商品給宋人,但這就衍生出政治問題了,金國的官員們隨時可以利用手裡的權力在民間低價收購商品,再轉手高價賣給宋人。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畸形的局麵:財富極具分化,大量貨幣流入了官僚和貴族手裡。
一個貧富差距極大,且生產力低下的社會會往哪個方向演變呢?
會往現在金國正在發生的方向演變,也就是物價暴漲,奢侈品橫行。
這可能會直接導致民生的崩盤。
更糟糕的是,目前出現物價上漲的不僅僅是上京,連燕京的糧價也直逼一貫每石。
靖康十六年十月初,燕京,樞密院。
“啜河的情況到底如何?”兀術幾乎是憤怒地咆哮出來的。
“魏王殿下,宋軍依然還在啜河。”
“為什麼會這樣?”
韓鐸說道:“宋軍有軍糧。”
“宋軍在啜河待了一年,他們哪裡來的軍糧?”
“是南麵運過去的!”韓鐸額頭在冒汗。
“不是已經派人阻擊宋軍的糧草隊了嗎?”
韓鐸沉默了片刻,說道:“塔塔兒部也為宋軍提供了充足的軍糧。”
“塔塔兒部為宋軍提供軍糧?”兀術頗為訝然,“他們會為宋軍提供軍糧?”
“殿下……”韓鐸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他們不僅為宋軍提供了軍糧,他們還夥同宋人,在啜河一帶修建起城池來。”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