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十七年,三月,春風吹皺了汴河水。
人們脫下了厚厚的衣衫,穿上色澤明麗的絲綢,拖家帶口到郊外踏青。
一些西域來的人,牽著駱駝,提交了通關文牒後,進入汴京城,行走在寬闊的水泥路上。
他們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眼睛興奮地到處亂轉。
對於這些西域人來說,自從進入河西,就開始感覺到不一樣。
等進入關中之後,中原特色更加濃厚。
他們震驚如今長安城的繁榮,驚訝西京洛陽的富庶。
直到從黃河登陸,看到了坐落在中原腹地的這座中原第一城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孤陋寡聞。
這一年的汴京,已經有了近三百萬人。
十七年前的外城之外,是一些窮苦百姓用茅草臨時搭建的房屋,那種房屋一到了夏天,尤其是下雨之後,就會鑽出許多蟲子。
而如今,外城之外,已經是一片又一片建築群,鱗次櫛比。
有專門的住宅區,獨立的商業區,還有小販們熱衷的菜市,以及達官顯貴和城市中產都熱愛的園林。
這樣的外城新區,以過去的汴京城為中心,向四周延伸。
這些西域商人,一路看的眼花繚亂。
床古兒不由得感慨:“我十七年前在草原狩獵、牧馬,天佑皇帝陛下持兵而來,我投奔陛下,早聽陛下說中原富庶,中原漢人的城池巧奪天工,商品琳琅滿目,卻不以為然,以為還是我草原的牛羊更加肥美,草原的胸懷更加廣闊,而如今,我抵達中土的汴京,看到眼前這樣的景色,才知道,什麼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邊的蕭樸古隻沙裡說道:“我也曾聽我父親說過,當年我大遼與宋國做買賣,宋國商品在燕京是最受歡迎的。”
“使者,陛下已經在皇宮等候幾位,請快快趕路吧。”一邊的大宋官吏提醒道。
這些人正是西遼的使者。
從停戰以來,西遼高層便開始著手推進絲路的建立。
耶律大石先後派出了多名使者前往北庭城、高昌,又派人抵達長安。
現在,西遼的使者到了汴京,算是宋遼關係進一步的演變。
蕭樸古隻沙裡說道:“這位官人,我們想請教一下,這地麵是用何材質鋪設的,仿佛不是石頭,也不是磚塊。”
“抱歉,這些我也不知道。”
床古兒和蕭樸古隻沙裡對視一眼,也沒有繼續問下去,而是跟著禮部的官員,一路到了皇宮。
此時,趙寧與宰執,以及六部尚書皆在紫宸殿。
西遼眾人一路抵達紫宸殿前,禮畢之後,才踏入殿內。
床古兒和蕭樸古隻沙裡同時說道:“小使見過大宋皇帝陛下,恭祝大宋皇帝陛下聖安。”
“不必多禮。”
“謝陛下。”
“貴國能派使者到汴京來,朕心甚慰。”趙寧氣定神閒地說道,“宋遼原本就是兄弟之國,中間有一些誤會,誤會解除後,宋遼再續和睦。”
“陛下聖明。”
說著,床古兒命人取來一個精美的木匣子,他打開木匣子,說道:“這是一塊從青黛,是吾皇專程命人采來,獻給大宋皇帝陛下的。”
大臣們定眼看去,卻見一塊很大的青黛正安靜地躺在木匣子裡麵,不由得神色驚訝。
青黛就是青金石。
早在西漢時期,就從西域沿著絲綢之路抵達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