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說完,幾個作戰參謀點點頭,盯著地圖:“旅長我提議直接從奶牛場穿過去,一路快速行軍,帶足裝備給養,尤其是糧食,被搶劫過得百姓們自然是餓著肚子的,不然咱們就是救下他們,也帶不回來。”
趙虎想想也是:“這算是一個計劃,其他人呢?”
其餘人各抒己見。
最終決定由一個精銳營,負責穿插。
擔任先鋒軍的任務。
騎著摩托車攜帶大電台,在前方開路。
但一個問題又來了,自行火炮怎麼帶!
如果是近距離作戰,自行火炮完全可以自己開著走。
可現在是率軍遠征,路上是好幾十公裡的路,自行火炮是跟不上部隊速度的。
有人提議。
“張大帥支援咱們的運輸隊不是還沒有回去呢?讓他們先留在這裡休息,咱們借著用用!”
果然頭腦風暴是管用的,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啊。
一個個可能遇到的問題被提出,然後解決,或是提出解決方案。
部隊在下午的時候,已經開動了。
龍王塘距離水師營按照這時候的路線,還有一段距離,不像是後來的國道什麼的,那麼的好走。
即使部隊現在出發,也得到晚上才能到。
張三瘋的那個營,當仁不讓的是先鋒營,率領一個營的士兵和裝備‘輕裝簡行’的出發了。
僅僅是攜帶了幾十挺機槍,和一些擲彈筒裝備、
子彈炮火帶的倒是不少,反正摩托化的部隊,也不用擔心士兵運送起來累。
不凍港的水師營,其實曆史很悠久了,從水青帝國時候,就投入了使用,彼時,龍河水深床滿,而且越近海口水麵越寬,河上經常有帆檣飄動,有櫓聲吱呀。在這裡,那位歲數小小的就登上皇位的皇帝,在這裡投放了一個水師營,這裡也因為得名。
可。這支水青水師的使命不是守護一條龍河,而是要巡哨於大清朝的遼東海疆。
當年水師營碼頭設在蟠龍山麓高家屯,停泊10艘老式戰船。每年水師官兵從這裡揚帆起航,沿9公裡龍河出海巡哨,南到山東城隍島,西至遼西菊花島。往返共165個春秋。
當然,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最初這裡隻有十幾艘老式戰艦,它能打的過誰啊。
今日,雖然是冬日,可天清氣朗,無風,陽光也足。
趙虎坐在挎鬥,看著如同郊遊一般的士兵們,心中冷笑了幾聲,看來還是欠鍛煉啊。
順著龍王塘,往水師營走,龍河正枯水斷流,偶爾能看到一小塊結了薄冰的水灣兒,越往水師營方向走,河床也變得越寬。
因為河床變寬,冰的麵積也比上遊大了許多,岸邊長著厚厚的自然生蘆葦,蘆花大多數都落了,有幾個堅挺的向著朝陽,正等待初春的到來,等待春暖花開。
水師營,十幾萬從不凍港城區逃出來的百姓,混亂一片。
到處都是哭爹喊娘的聲音。
“我的翠兒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