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道上的其他同輩來說,金老大算是一個特殊般的存在。
張老四那樣的就是純混混出身,靠的就是心黑手狠,逞凶鬥勇。
老虎跟李大嘴這類人靠的就是八麵玲瓏,不論對任何人都能拉下臉皮,所以對哪兒都能說上一句話。
等到金老大,那可以說是武林世家,對比前麵這幾位可算得上名門正派了。
打他太爺爺開始,也就是民國的時候,據說金老大家族就在天津衛經營武館,那時候正是全民精武的年代,南拳北腿的,有真功夫才能吃上一碗乾飯。
等到傳到他爺爺那輩兒,也不知道他爺爺是學藝不精,還是局勢動蕩,金老大全家就搬出了天津衛。
後來改革開放,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之後,民間興起了一陣氣功熱。
金老大的父親也是飽暖思,吃飽了撐的。
看彆人辭職下海經商成功之後,他就趁著這股風氣,從下房裡搬出了已經布滿灰塵的招牌,又重新辦起了武館,口號就是複興家族使命。
要知道金老大的父親,從小就開始練童子功,等閒三兩個人絕對近不了身。
辦了武館之後,金老大的父親真算是對得起自己這身武藝。
不到三個月,就差不多淪落到出門要飯的地步了。
要不是金老大父親童子功底子好,餓到第二個月就得餓的撐不住了。
後來還是金老大的母親從娘家借來點錢,一家三口才算撐過那段艱苦的歲月。
事後金老大的父親痛定思痛,覺得這年代教的好不如說的好,習武本來就是一件吃苦的事情。
現在物質生活比以前好,有幾個父母願意給孩子送來過苦日子?
想通這件事兒,金老大的父親就一改往日的教學方針,從好好練過渡到了好好耍的方向。
不想卻因此一炮走紅,所有孩子都覺得來金家武館練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時間,金家武館門庭若市,金老大父親的門徒也布滿了市內的所有中小學。
當然,不知道傳了多少代的金家拳,從此也就銷聲匿跡了。
等到武館傳到了金老大這一輩,可謂是一代不如一代。
自己父親的童子功,金老大是一點都沒學到。
但是像張老四、李大嘴這類人,年輕時候都在金家武館浪蕩過一段時日。
他們這些人也曾在金老大的父親的手下見識過一些真材實料的功夫。
所以靠著自己父親的餘威尚存,金老大混的也是有滋有味,金家武館照樣還是一麵招牌。
甭管現在金家武館是不是真材實料,反正門下弟子眾多。
光金老大的親傳弟子就足有十個,江湖人稱金家十大太保。
雖然已經沒了祖上的精武思想,但是在道上混口飯吃也是足夠的。
當然,近些年,因為受到散打與跆拳道等新興事物影響,金老大的日子也是不如以往許多。
所以對於道上兄弟們的求助,金老大都是很願意出麵幫忙。
虎死不落架,算是金老大心底最後的堅持。
前天聽說老虎的幾個手下去紅星廠房放火了,一起喝茶的時候看到老虎眉飛色舞的吹牛,金老大心裡很不是滋味。
現在這個頭功,算是讓老虎拿到手了,自己身為這些人的老大哥,再不出麵,恐怕就有點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