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說這話時壓低了聲音,甚至還照顧到了老牛的麵子。
李平安不禁一笑,伸手揉了揉貓兒毛茸茸的小腦袋。
這時候,在眾人的目光之下。
一個身負長劍的劍師站了出來。
不卑不亢地抱拳行了一禮,“在下心劍宗柳無心,拜見李先生。”
李平安平靜地點頭,“有禮了。”
“不知李先生可否記得柳如是?”
“不記得。”李平安如實說道。
“柳如是乃是家兄,本在小鎮洞天福地中修行。
家兄為人淳樸和善,按照規矩。
還有半年,便由我接替家兄的位置前往小鎮。
家兄是十年前去往小鎮,當初長亭一彆,竟不曾想成了永彆。”
李平安耐心地聽著對方所講。
“在下知曉李先生修為深厚,無人能及。
也不指望能憑在下一人之力,便為家兄報仇。
隻是想問先生一句,家兄有何過錯?”
說完,柳無心毫無懼色地盯著李平安。
小鎮之事,雖說已與無量壽佛與玉樞院真君商議過。
到此為止,不再追究。
然而,牽連者眾多。
雖然一時壓製住了聲音,可是那些失去了親人,老師,至交摯友....諸多修士豈肯善罷甘休。
李平安沉默片刻,“助紂為虐便是錯,錯而又不改。”
“家兄豈知這其中蠅狗之事!!”
“足下不覺得這話未免有些太過可笑了嗎?”
“旁人我不知曉,但家兄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
便是連家仆都從未打罵,甚至鮮有大聲嗬斥。
先生信不過大可打聽打聽,先生先入為主,便認了小鎮之人皆是罪孽。
家兄實乃無辜之人,被牽連至死,先生以為如何?”
柳無心義正言辭,分毫也不像是在說假話。
“先生快意恩仇,豈止我失兄之痛,可知我兄長家中尚有幼女待其歸來。”
“李某不知。”
“既然不知,先生做事後可問心無愧。”
“無愧。”
李平安回答的仍舊平靜,且不假思索。
柳無心的臉色陰沉下來,“先生如何問心無愧?”
“足下隻知你兄長,家中有幼兒等候,
可是那被小鎮獻祭的無數亡魂難道就沒有幼兒等候?
李某曾給過小鎮所有修士不止一次機會,無論之前所做何事。
如若當時離開,李某既往不咎。
也輪不到李某刨根問底的審判。
隻是李某給了他們一日時間,一日過後若還未離開小鎮,那便後果自負。
人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他們殺李某沒有留手。
李某也不會在生死關頭,還想著彆人的性命。
當時死在小鎮,是李某實力不濟。
李某便認了。
隻是他們沒能殺死李某,反被李某所滅。”
李平安一字一句地說道。
“所以,李某問心無愧。”
柳無心攥緊了拳頭,忽然笑了。
“這便是先生的行事準則?修為高強即可為所欲為?”
李平安不理會他的譏諷,淡淡一笑,“若是足下想找李某報仇,李某等著足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