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白色烏龜?_我在大明長生久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5章 白色烏龜?(2 / 2)

李青:“我與他……算是忘年交吧。”

張姓青年思及唐伯虎好似久住金陵,再看李青年紀,確符合忘年交的條件。

他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作了一揖,訕然道:“是在下失禮了,無意冒犯,還請恕罪。”

雖說的都是實情,可被人家朋友抓個現形,多少有些不自在。

“久聞唐伯虎詩書畫三絕,在下心向往之,不知唐大才子近來可好啊?”張姓青年乾笑著找補。

李青輕歎一聲,仰臉望天,幽幽說:“他已故去。”

張姓青年一呆,眼睛瞪得極大,充盈著濃濃愧疚,整個人都不好了。

“爹,人都走了。”小白圭揣著獎品,望著李青離去的方向,輕輕說,“他還真是大方呢。”

“公子請留步!”

李青回到客棧,又休息了一晚,次日一早再次出發。

這一次,沒再中途休息……

回到金陵時,剛巧趕上柿子采摘,總算沒糟蹋了。

自大侄女走後,李青便沒再去過永青侯府,也不想去了,隻是去威武樓吃了頓飯。

朱厚照知道了,就都知道了……

下午,叔侄三人便聯袂而來。

李青一邊做柿餅子,一邊與他們說著這一年多來的所見所聞……

對李青的提前回歸,三人自然歡喜,又有朱厚照插科打諢,氣氛愈發融洽,隻是聽聞民間疾苦,心中都有些沉重。

大明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可現階段而言,作用到大明百姓身上的,更多隻是永樂朝引進的農作物。

至於開海通商的紅利……享受到的百姓十不足一,多在江南區域,窮鄉僻壤之地,仍是十分貧瘠。

朱厚照歎道:“路漫漫其修遠兮,也不能光看壞的一麵,至少……百姓已能足食。”

李雪兒微微點頭:“與前朝、曆朝相比,如今的百姓日子算好過了,眼下或許不夠好,可之前更差,大明這麼大,人口這麼多,非是一日之功。”

李浩搖頭道:“我不這麼看。”

姑侄二人頗有默契的斜睨著他,異口同聲道:“你有高見?”

“嘿?你們這是什麼眼神?”李浩瞪眼,“彆拿李家家主不當永青侯!”

“嘁!”姑侄撇嘴,“班門弄斧!”

李浩:“……”

李青深知大孫子的本事,更知道這孫子雖扮演的是商賈角色,對大明民生,卻有著相當大的權重。

“不必管他們,說說你的看法。”

“還是青爺慧眼識人,知道我的本事。”李浩自得一笑,“有個成語叫厚積薄發,以我看來,大明徹底騰飛亦不遠矣,多則五十年,少則二十年,便能具現化。”

朱厚照沉吟道:“何以見得?”

“因為蒸汽船!”李浩說道,“蒸汽船出海遠洋之際,便是大明騰飛之時!”

難的有表現機會,還是在青爺麵前表現,李浩自不想錯過,當下闡述高見。

“大明自永樂朝便開海通商了,迄今已有百年又數十年,這麼久的積累,工商業體係,甚至資本體係,已然真正成熟起來了,如今,大明就隻差一個契機。”李浩神采奕奕,說道,“所謂契機,便是商機,蒸汽船的問世,以及隨之而來的廣泛應用,市場需求將會急速攀升……”

李浩說道:“大明開海百餘年,發展勢頭之所以逐漸平緩,甚至有段時間,還有過萎靡,究其原因不過是市場需求不足,這點,在西方佛郎機的商路開辟上麵,得到了長足的體現。”

“隻要市場足夠大,大明大小作坊便會如雨後春筍,財富、工人、相關產業鏈,都十分完備,一生二,二生三……市場有多大,大明工商業就有多大!”

這一番話說出來,莫說是姑侄二人,就連李青都不禁心潮澎湃。

李雪兒沉吟著說道:“大明如此大,人口如此多,市場真就再擴大一倍,甚至數倍,怕也無法讓全民得利啊。”

“小姑,你這就錯了。”朱厚照說道,“打比方說,你種地,我也種地,那咱們倆誰也富不了;你種地,我做生意,這就不一樣了。雖說即便那般,亦無法直接惠及所有百姓,卻能間接讓絕大多數百姓得利!”

李雪兒臉上一熱,悻悻道:“下次彆打比方了!”

朱厚照:“……”

李青深吸一口氣,欣然說道:“小浩說的不錯,積累了這麼久,是快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刻。故此,對資本的管控,也當正式開始了。”

咬了一口熟透了的鮮紅柿子,李青舒服的眯起眼眸,笑嗬嗬的說:“還能再過一個安逸的年,接下來,我也要忙起來嘍。”

朱厚照遺憾道:“可惜了,我現在羈絆賊多,不然,我也加入進去,又該是何等快哉?”

李雪兒揶揄道:“都是不惑之年的人了,還當是年輕小夥兒呢?”

“女人就是記仇……”朱厚照咕噥。

“放肆!”李雪兒豎眉,“怎麼跟長輩說話呢?”

朱厚照無言,白眼翻上了天,搞怪嘲諷。

“大哥,你看他……”

“找青爺!”李浩不管。

李青隻是笑……


最新小说: 從拜師陳友開始橫掃無限 極品小道長 成全他和青梅後,我卻成了白月光 和堂妹換親後 忠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