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帖木兒咽了咽唾沫,“你想知道什麼?”
“皇帝的第一站,可是你們部落?”
“是!”
“你們部落如何打算?”
“接受。”阿古帖木兒道,“大明皇帝陛下,早前就派大明將軍與我幾位族人一起去了我的部落,消息已經傳回來了,父親他正在做迎接大明皇帝陛下的準備……”
阿古帖木兒一五一十的道出實情,好奇問:
“聽說,你現在不是大明國師了?”
“是這樣,不過這不妨礙,我會暗中提供幫助,促成關內關外的大融合。”李青笑吟吟道,“皇帝對你的態度如何?”
“挺好的,皇帝陛下說了,此次之後,給我安排個官兒當當……”阿古帖木兒笑了笑,“對了,你為何不做大明國師了啊?”
“這不重要。”李青沉吟了下,問,“以你對你父親,你族人的了解,他們會不會耍詐?說實話,我是為你們好。”
“哪能啊?”阿古帖木兒苦笑道,“昔年,女王都俘虜了……咳咳,結果不還是沒起到啥用,這種愚蠢的事兒,俺們可不會做。”
李青怔了怔,隨即釋然。
“你懂的還挺多。”
“呃嗬嗬……這事兒被記載了下來,各大部落都知道。”阿古帖木兒乾笑道,“對女王的相關事跡,都有詳細文獻,畢竟,是草原最後的輝煌了。”
李青輕輕頷首,“這麼說,大明正統皇帝在你們各大部落,也名氣極盛了?”
阿古帖木兒隻是笑。
李青也不再問,轉而道:“皇帝可有向你問詢過,你們父親與其餘部落的關係好壞?”
“這你都猜得到?”
李青笑了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既然打聽了,就說明朱厚熜也是想以阿古帖木兒的部落為支點,以便更高效的招攬草原部落……
“其他就沒什麼了,你睡覺吧。”李青說道,“記著,今晚我沒來過。”
“你……”
“啪!”
阿古帖木兒兩眼一翻,徑直向後倒去。
李青為他蓋好被子,找了個間隙,溜出軍營。
那麼多次的監軍履曆下來,他對大明軍營的布局十分了解,尤其是皇帝的‘小灶’。
當年隨朱棣出征,他可沒少揩油,眼下更是輕車熟路。
偷了隻羊腿,順了一壇酒,又弄了些乾柴,去了僻靜處開小灶去了……
寒風肆虐,
李青一邊啃著羊腿,一邊喝著酒,不禁又想起當初隨朱棣、朱瞻基征伐漠北,半夜,小崽子偷吃被他逮個正著,兩人一起開小灶,又被朱棣逮個正著……
一百多年前的往事了,思及卻如昨日一般。
李青嗬著酒氣,感慨歲月無情……
有朱祁鎮這個例子在前,韃靼人對大明皇帝並不感冒了,且這次跟那次的目的也不一樣。
其實,完全可以不來。
隻是李青不敢冒丁點風險罷了。
大明皇權大幅度衰落發生在正統朝前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主少國疑。
可朱祁鎮登基時已有八歲,最起碼懂事了,眼下的太子……走路還不利索呢。
且如今的大明權力場,又進化了一個層級,不能再搞太上皇的戲碼了,至少,現階段絕對不能。
…
阿古帖木兒是個聽話的孩子,並未說出李青夜訪軍營之事,丟了隻羊腿這種小事件,自也不會傳到皇帝的耳朵中。
朱厚熜並不知李青暗中跟了來,一如既往地規劃、部署招撫事宜,要麼打一打太極養生拳,至於打坐靜修,卻是少有。
無他,太冷了。
所謂的皇帝行宮,也不過是規格更高的營帳,碳爐、火盆等取暖方式當然有,可卻鎖不住熱量……
李青一直暗中觀察,他不在乎俸祿什麼的,也就吃點,喝點。
冬至,大明軍隊在距離阿古帖木兒部落,二十餘裡處紮營,首領親率五百勇士前來迎駕……
交談事宜,沒參與其中的李青不知詳情,隻知道馬奶酒還是那般難喝。
阿古帖木兒離開了明軍大營,李青也沒打聽到什麼有用的信息,不過,他的離開已然證明洽談妥當。
明軍沒有再前行,而是就地駐紮了下來。
平靜了十餘日之後,又開始有部落首領趕來迎駕,接著,一波又一波……
至嘉靖十七年大年初一,一共來了九支部落,之後,便不再有部落趕來。
不過,大明軍隊並沒有拔營,直至正月十五之後,才又沿著既定路線,繼續前行……
正月,二月,三月……
臨近四月,大明皇帝才結束了這次北巡,班師回朝……
整個過程,總體稱得上和諧。
既定目標達成了幾成,李青雖不了解,可從整體氛圍來看,至少是合格的。
收歸草原的第一戰很是順利,再之後,就是一係列討價還價的交涉,以及針對草原部落的施恩、仁政了。
這注定是個漫長的過程,可從朱厚熜的一係列行為來看,他是真心想做成此事。
亦或說,他是真心不想李青再回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