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立正挨批,待李青發完火,才道:
“百餘年了啊,太宗龍馭上賓都百餘年了,太祖便是打罵,想來也是打也打夠了,罵也罵疲了。你是親曆者,難道太祖臨終前,就真沒想過傳位燕王嗎?隻怕非是不願,實不能也。”
李青默然。
朱厚照輕聲說道:“太祖那樣的人傑,不會這般小家子氣的,便是惱怒太宗,也當是一分惱怒,九分欣慰。”
“縱觀太宗一生,無論做燕王,還是做皇帝,古今又有幾人可比?完全有資格稱祖!你以為,如此就坐實了太宗非順位繼承的事實,可不如此,世人就承認太宗順位繼承了?不會的……”
朱厚照搖頭道:“可不是順位繼承又如何?太宗之英明神武,之雄才大略,一樣會被世人肯定、歌頌。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個祖號……當得!”
“正如……唐太宗!”
朱厚照倏地起身,豪情道:“自祖龍六合一統,秦也好,漢也罷,亦或晉隋唐元,今雖名亡,卻非實亡。遙遠未來,我大明亦然,做了就是做了,敢做何不敢當?
以我之見,太宗非是不敢,亦非不願,實不能也。
一來,建文庸碌無能,卻非暴君,雖慷國帑之慨肥於紳,百姓亦得獲小利,於民而言,不失為仁政;
二來,若不強調順位繼承,子孫當如何自處?
故,太宗如此那般!”
“今日不同往日,自太宗之後,大明又曆經八帝,正統性早已根深蒂固。”朱厚照看向李青,“太宗若真怕世人議論,又豈會靖難?太宗一生勞碌,兢兢業業二十餘載,無有一日懈怠,就隻是為了不讓人議論?
然也!
太宗那般,因為他是大明皇帝,因為他是太祖親子,是責任、是孝道在督促他。”
朱厚照籲了口氣,說道:“真要說怕,太宗也隻怕太祖,非是怕了悠悠眾口。今太宗龍馭上賓已超百年,太祖便是滔天的怒火,也該消了才是。”
李青怔怔出神。
朱厚照:“我以為太宗稱祖,可;太宗與太祖平起平坐,不可。無論定局與否,都不宜阻止太宗稱祖,隻需遵從父子之禮即可。”
王守仁微微頷首:“小朱說的不錯。皇帝此舉私心過重,可也不能因皇帝出於私心,就全盤否定此番改動廟禮。”
“唉!”出神半晌的李青歎息一聲,“我不否認你們的論調,不過,如若尚可挽回,我還是不會讓太宗稱祖。”
朱厚照無奈又好笑:
“你說說你,明明不屬於這個時代,乾嘛這番守舊?禮法從無一始而終過,兩漢得獲廟號的帝王才多少,帝王諡號本有上諡、平諡、惡諡,如今彆說惡諡,平諡都沒了,且諡號越來越長……
基於此,大明為何隻能有一個祖號?想開些嘛。”
王守仁輕輕點頭:“太宗當得祖號,隻要不與太祖平起平坐,無需介懷。”
李青沒有再辯,隻是對王守仁道:“小雲你好好吃藥,多注意休息,我很快回來。”
王守仁含笑點頭。
李青又看向朱厚照。
“你就不用護送我了。”朱厚照搶先說。
“……你可真敢想。”李青本想囑咐兩句,聞言便也消了念頭,罵道,“彆死路上了就成。”
朱厚照:“……”
…
李青跟剛到的幾個師弟交代了一下,趕赴京師……
平心而論,朱厚照的論調並不為錯,可從內心深處來說,李青還是更希望朱棣的廟號是太宗。
~
乾清宮。
朱厚熜審視著大臣為太宗擬定的新廟號,陷入沉思……
——烈祖!
這個廟號多用於王朝開創者,亦或王朝複興者,意在強調其開創、複興過程中,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豐功偉績,且有著‘延續’的寓意。
單從廟號釋義來說,確符合太宗。
不過,廟號可不能隻看釋義,也要結合曆史上獲此廟號的帝王來看。
縱觀曆史,獲烈祖廟號者並不少,足有兩手之數,可真正有名氣的卻不足兩個。
漢烈祖劉備算一個。
魏烈祖曹睿勉強算一個。
前者德行足夠,功績卻不夠,終是沒能真正延續漢之大統。
後者功績不夠顯赫,德行更是不足,甚至就連這個廟號,都是生前自己給定的。
至於其他獲此廟號者……就更不值一提了。
“不妥,不妥……”朱厚熜緩緩搖頭,“太宗之功績,可不是這些帝王可比擬的,還是朕來吧……”
說罷,將奏疏丟至一旁,認真思量……